今天是:2018年01月30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法制与新闻》官方网站
“中国第一古尸案”最后一名逃犯落网
发布时间:2017-08-25 10:36 | 来源:法制与新闻


 本刊记者_刘志月  见习记者_何正鑫  通讯员_韩红芝

 
    “李宜海,这些地方你还熟悉吗?”5月12日,车辆驶入湖北省沙洋县城区,该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教导员马骏指着车窗外问道。
望着早已变换了模样的街道,李宜海百感交集:“唉,没有想到,真的是没有想到,都过了23年了,还是被你们抓到了。”
23年前,荆门市沙洋县一起盗墓案震惊全国,被称作“中国第一古尸案”。涉案24人中,有3人被判处死刑,另外20人也受到严惩。作为主要犯罪嫌疑人之一的李宜海侥幸潜逃,从此销声匿迹。
    今年3月,湖北沙洋警方借助人脸识别新技术,成功将化名“冯杰”的李宜海锁定,并于5月初在海南省将其抓获,随后将其押解回沙洋。
 
战国古尸被盗
    湖北沙洋县纪山镇地处汉江西部,南端与古楚国郢都纪南毗邻。2000多年前,“战国七雄”之一的楚国将这片风水宝地选定为王家陵园。这1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遍布着高大的楚庄王墓、妃子墓群等300多座楚墓,无封土堆的平地墓葬不计其数。
20世纪90年代,随着“财神爷”(文物贩子)的到来,这片圣地开始躁动,“要起水(赚钱),找死鬼(挖古墓)”“要想富,挖古墓”“辛辛苦苦忙一生,不如晚上挖个坑”之类的顺口溜在村民中流传开来。
    从此,一座座古墓封土被刨开,一座座无封土堆的墓葬被凿穿。而打击盗窃行为,成为当地警方和文物保护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1994年春节前后,纪山古墓群“郭家岗一号墓”中的文物失窃,一具完整且皮肤仍有弹性的千年战国女尸遭毁,一时间舆论哗然。
资料记载,案发后,荆门市委市政府关于“打击盗掘古墓、敦促犯罪分子投案自首”的布告贴满了村头巷尾。村组干部会、党员会、群众座谈会、村民大会相继召开,沙洋警方更是一刻也不敢耽搁。
    历时39天,警方成功将被转移藏匿的古尸找回。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一行26位考古专家鉴定:该尸属战国时期保存下来的一具女性尸体,尸长1.62米,距今已有2400余年。尽管在出土过程中历经磨难,多部位受损,但尸体仍奇迹般地没有腐烂,而且肌肤仍有弹性,四肢仍能弯曲。
    鉴定结论称,这是迄今我国所发现外形、皮肤、骨骼均保存完整的最早的一具古尸,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除古尸外,公安机关还及时追回20多件珍贵文物,此案成为当时举世震惊的“中国第一古尸案”。
    在当年的案件审查中,多名同案犯交代,第一个开棺见尸、扯掉女尸部分头发的就是李宜海。他们看着千年不腐的古尸,判断嘴巴里含有什么宝物,就用手指在张开的嘴巴里乱剜乱抠,却没找到他们所期盼的宝贝。
    之后,他们用麻绳绑在古尸的颈上,将这具在5米多深的地底下安睡了2000多年的“老祖宗”胡乱地扯到了地面,拖过坎坷泥泞的田埂沟洼和荆棘杂草后,藏匿在另一个被盗掘的墓洞,企图瞒天过海。
当年,沙洋警方深挖查明24名涉案犯罪嫌疑人,抓获14人, 9名同案犯投案自首,作为主犯之一的李宜海却畏罪潜逃,与亲人朋友切断了一切联系,从此销声匿迹……
 
人脸识别锁定盗墓贼
一转眼,23年过去了。
    “当时,沙洋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和纪山派出所成立专案组,民警化装成文物贩子明察暗访,历经艰难,案件办的很成功,有3名主犯被判处死刑,专班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一等功。”谈起该案,沙洋县公安局纪委书记、时任纪山派出所所长王海林记忆犹新。
    然而,未落网的李宜海始终是警方的一块“心病”。
    李宜海是否还活着?他是在省内还是在省外?是否还在国内……23年来,沙洋警方一次又一次将李纳入缉捕追逃名单,找村民、找其亲人展开调查,却一直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刑侦科技—人脸识别技术的出现,为警方寻找李宜海打开了新路径。
    办案民警试图用嫌疑人仅有的一张证件照进行分析比对时却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时隔数年,这张嫌疑人年轻时拍的黑白照,能在海量数据中被“精准识别”吗?
    今年3月初,荆门警方开展逃犯摸底排查:沙洋县公安局接到荆门市公安局下发的人像比对线索,1994年上网追逃的李宜海,与荆州市公安县“冯杰”的照片相似度高达97%。
获悉情况后,沙洋县公安局立即抽调刑侦大队、纪山派出所民警组成专班开展侦查,一组民警负责提取其父母的DNA,以备进行DNA比对;另一组民警负责对公安县的冯杰进行调查,发现李、冯二人的面部特征极其相似,且身份登记信息显示两人均为1968年出生。
通过外围侦查了解和分析研判,警方最终确定冯杰就是当年的李宜海。
 
    23年隐姓埋名终落网
    近十年来,李宜海一直生活在海南。
    沙洋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教导员马骏是参与抓捕行动的民警之一。他说,冯杰的身份很隐秘,从未在公开场合下登记使用。
后来,经当地警方协助,抓捕民警查到一辆轿车违法处理记录中有冯杰的名字,但该车登记车主为一名女子。查看该车行驶途中的摄像记录时,民警发现,驾驶人与冯杰极为相似。
5月初,马骏等人前往女子所在的海南省文昌市会文镇。该镇为当地有名的“星月菩提”串珠生产地,近年逐步形成了串珠大市场。为防打草惊蛇,一行人在镇上佛珠市场摸排了数日。后经当地边防派出所武警确认,冯杰与登记女子生活在一起,并找到两人的住所。
5月10日下午,当地边防派出所武警以走访名义进入女子家中,得知李宜海正在午休。
    “李宜海,我们来接你回家了。”15时许,马骏推门而入,对着冯杰喊道。
    听到久违的乡音,男子从迷糊中醒来,随即操一口流利的海南话否认:“你们认错人了。” 
    民警罗青松随即掏出两张照片交给男子辨认:“这是你的父母,我们这次还带来了他们的DNA,你看要不要和你验血比对……”
    “想不到20多年了,还在找我……”深知难逃法网,李宜海低下了头,嘴里喃喃道。
    归案后,李承认,其23年前伙同其他盗墓贼窜至纪山镇郭店村3组一有封土堆的古墓葬,进行盗掘后将墓室里一具女尸破坏,同时盗得大量珍贵文物。当年,同伙相继落网,他先是藏    在相邻的荆州市公安县,其间认识了女子马某,利用人口普查的机会与其结婚并补办新的身份证,后改名冯杰。
    当时,当地很多人前往海南帮人养殖鱼虾,李宜海也借机到了海南,先是帮人养殖学习技术,后来自己承包鱼塘帮人养殖,小有成绩。
之后,李宜海断绝与马某的一切联系。2009年,李结识了一名海南当地女子,两人共同生活长达8年,并于今年年初育有一子。2010年,李宜海的鱼虾养殖生意受自然灾害影响亏损百余万元,后转行从事贩卖星月佛珠生意至今。
    “我一直有意让自己忘掉过去,告诉自己好日子就要来了,但就在这时警察找上了门,听到乡音的那一刻,我整个人都懵了,一步走错,一辈子也逃不脱。”谈及过去,李宜海满是悔恨。
    目前,沙洋警方已依法将李宜海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责任编辑:宋依玟
最新文章
律师在纠正冤案假案中发挥重要作用 保护商业秘密,主动预防重于亡羊补… “首届中国商业秘密保护高峰论坛”… 聚焦两院组织法首次大修 田文昌:司法改革离不开律师担当 行政审判既不能干预行政 又要监督… 为什么成立业主委员会这样难? 银行业迎寒冬,裁员须依法
推荐文章
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一百零九次委…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 最高检对张文中案顾雏军案同步审查… 公安部:严肃追责赌博幕后保护伞 打… 最高检已纠正7件涉产权刑事申诉、… 公安部党委召开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 最高检:谨防假冒检察机关实施电信… 曹建明:坚决拥护党中央关于宪法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