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记者诈骗屡屡得逞
发布时间:2017-05-17 11:54 | 来源:法制与新闻
本刊记者_孙安清 通讯员_王文斌
手持记者证,自称认识大领导,然后又充当掮客给求助者介绍其他能人,求助者被假记者们的光环蒙住了,放心地将83万元打点费交给了假记者们。山东省平度市发生的这起假记者涉嫌诈骗案,警醒人们要擦亮双眼。
假记者一伙骗了83万元
平度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法制科科长邹少卫向本刊记者介绍了这起案件的经过:王某某是青岛人,2011年曾在青岛所辖的平度市经营一家采矿企业,2013年11月份采矿许可证到期后,由于当地政策调整不再对许可证续期,他无法继续采矿,因此他一直想通过关系办出许可证继续采矿,这时有人给他推荐了一个很有能耐的朱某某。
朱某某自称是中央某媒体记者,并给王某某出示了记者证。朱某某自称认识省里的大领导,让王某某给他2万元用于请客吃饭。王某某同意了,前后三次一共给朱某某汇款9万元。然而,采矿许可证却没有办下来,王某某于是再次找到朱某某,朱某某把他引荐给了李某伟。
王某某觉得,朱某某是国家某媒体的记者,可能确实不熟悉地方的情况,而他引荐的这个李某伟据说是某部队的一名少将,王某某对他们的办事能力深信不疑。这名所谓的军官从王某某这里索要了6万元打点费后,又给他引荐了一位能够“办事”的人李某峰。鉴于对朱某某和李某伟的信任,王某某又先后给李某峰送去了68万元,用于所谓的打点关系。
此时,时间已经过去了十个月,打点费已经送出去80多万元,王某某办理采矿许可证的事却迟迟没有回信,他终于开始怀疑朱某某究竟是不是真记者。王某某最后选择了报警。
邹少卫称,去年8月16日,平度市“扫黄打非”办公室接到平度市公安局刑警队的协查通知,要求协助调查犯罪嫌疑人朱某某记者证的真伪。接到市公安局刑警队的协查申请后,该办迅速行动,查明该记者证系伪造。
该案侦破过程中,平度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多次联合平度市公安部门赴济南、枣庄、黄岛、胶州等地蹲守,终于在2016年11月8日将犯罪嫌疑人李某伟、李某峰二人抓获,并于2016年11月17日将犯罪嫌疑人朱某某抓获归案。经公安部门审理查明,2015年10月至今,犯罪嫌疑人朱某某利用伪造的某媒体记者证的假记者身份骗取当事人王某某的信任,与李某伟、李某峰合伙以认识各级党政领导为借口联合行骗。该三人以给王某某办理采矿证需要花钱处理关系为由,多次实施诈骗,先后骗取王某某人民币83万元。
现朱某某、李某伟二人已被平度市人民检察院以诈骗罪批准逮捕,李某峰因身患疾病被监视居住。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新问网络报”在青岛折戟
“我们青岛文化执法部门一直开展雷厉风行的‘秋风’行动,对假记者冒头就打,2015年抓了两个假记者,今年抓了一个,让假记者在青岛没有生存的土壤。‘新问网络报’案是我们2014年破获的案子,是山东省首起利用互联网和手机新媒体(APP)实施新闻敲诈勒索的案件,该案虽然涉案金额不高,但是非常有代表性。”青岛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新闻出版监管与执法处副处长王胜魁对记者说。
2014年7月10日,青岛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登录互联网进行网上执法巡查,巡查中发现一可疑网站名为“新问网络报”,该网站还提供了“新问网络报”手机终端(APP)二维码下载安装服务。经初步判断,该网站为涉嫌非法进行互联网新闻出版活动网站,并进行了网络远程取证和手机终端取证,固定了相关证据。
同年7月15日,青岛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发现该网站首页登载了名为“某某快递,你是快递还是‘慢递’”的报道,执法人员对相关内容产生了怀疑,并主动联系某某快递公司了解有关情况。某某快递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解释说,5月26日,一个自称是新问网络报的王姓记者联系某某快递公司,讲了一些威胁性的语言,意思就是若不按他们的要求进行合作就进行新闻曝光,并多次发送胁迫性的短信。8月11日,执法人员发现其网页先前登载的“某某快递,你是快递还是‘慢递’”的信息已撤销,再次联系青岛某某快递公司核实情况得知,该公司还是迫于压力按照王某的要求与王某指定的公司签订了合同,并于8月8日为其指定账号进行了第一次付款5000元。至此,执法人员认为根据证据显示,王某的行为违反了《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第十七条之规定,且行为已涉嫌构成犯罪。按照《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第二项之规定,和《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第三条之规定,案件应当移送公安机关进行查处。
执法人员利用多种调查手段,逐步查清该涉嫌非法网站实际制作者个人信息、公司信息、作案地址、通讯信息、作案车辆信息,理清办案思路,固定了该网站新闻敲诈勒索的证据,于2014年8月19日将该案移交青岛市公安局崂山分局刑警大队,进行立案查处。
2014年11月6日,青岛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联合青岛市公安局崂山分局、崂山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成功破获这起利用互联网和手机新媒体(APP)进行的新闻敲诈勒索案,抓获郝某、王某等2名犯罪嫌疑人,查扣假新闻采访车1部、涉案电脑2台、宣传海报2幅、假采访证3个。2015年8月,崂山区人民法院对郝某等涉嫌新闻敲诈案作出判决:主犯郝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从犯王某被判处拘役五个月。
擦亮慧眼识别假记者
王胜魁认为,记者是社会的守望者,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地位作用极为重要。“三假”冒充正规的媒体和记者,不仅损害了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声誉,破坏新闻传播秩序,而且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对社会公众形成误导,引发公众思想的混乱。特别是有的不法之徒利用基层单位害怕曝光的心理,假借舆论监督之名牟取非法利益,对企业发展和经济建设造成危害,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
王胜魁总结了假记者的常用招数:一是以采访问题相要挟。听到某地出现问题如煤矿发生安全事故、某人行贿受贿等,他们就会打电话或直接找上门,要求采访。二是以曝光相要挟。他们预先掌握到一些情况,随后向当事人发出曝光的要挟。三是以向上级领导部门反映情况相要挟。他们预先了解你的不正当行为之后,便以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进行要挟。四是以帮助解决问题为手段。打着帮助你伸冤、贷款、升学、晋升、疏通关系等旗号。五是与国家有关工作人员合谋,以执法、检查等名义敲诈。六是授予某种称号、发给某个牌匾,收取钱财。
如果来了一名假记者,说要采访爆料,该如何应对?在网上直播间王胜魁这样回答网友的提问:首先不要慌张,要冷静对待。细心辨别对方是否合法媒体机构真记者,要求对方出示记者证件,辨别真伪;确定为假记者后,注意保留好录音、录像、照片、身份信息等相关证据,可直接报警,也可立即向当地文化执法部门举报。构成刑事犯罪的,文化执法部门将移交公安机关查处,运用司法手段重拳打击。
责任编辑: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