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9月16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杂志订阅
·
广告征订
·
理事单位
·
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首页
时讯
滚动
要闻
国内
国际
港澳台
军事
政法
要闻
部委动态
综治动态
视频
公安
检察
法院
监狱
人物风采
司法
立法
全国
动态
地方
法规解读
立法声音
法律法规
视频
执法
要闻
中央部委
地方
行政执法
监督
社区矫正
舆情
视频
财经
要闻
政策
微商
直销
证券
股市
基金
经济与法
上市公司
中国品牌
视频
律师
动态
以案说法
律界动态
律师援助
律所推荐
名律师风采
观点
法新名家
火线评论
意见领袖
文化
要闻
书画
收藏
阅读
影视
国学
文艺评论
法律志愿者
动态信息
志愿者故事
志愿者服务
志愿者查询
互动
智库
思想
大数据中心
图片
滚动资讯
图片故事
专题报道
一周天下
一周人物
奇闻趣事
培训
城市管理
要闻
城管风貌
政府工作报告
城管执法
市政管理
环境保护管理
城市规划管理
视频
法治建设
要闻
专题普法
大美两广
今日说法
法律讲堂
法治督察
法制校园
新农村建设
百姓生活
热点聚焦
教育
教育资讯
教育与法
教育与管理
教育锐评
教育关注
教育人物
中华老字号
要闻
打假维权
老字号保护
老字号人物
图片
视频
老字号推荐
消费与法
民生与法
科技与法
网站公告:
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搜索标题
全站检索
搜索
医疗科技
法制与新闻网
>
科技与法
>
医疗科技
>
糖尿病院外管理是守护健康“长期而持久的战役”
发布时间:2025-09-16 17:15 | 来源:中国法制与新闻网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治疗不能局限于医院内的短期干预,院外管理才是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关键。科学的院外管理能帮助患者维持血糖稳定,提升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对身体的长期损害,是一场需要患者、家属与医疗团队共同参与的“长期而持久的战役”。
血糖监测:这是掌握病情的核心
血糖监测是院外管理的核心,能实时反映血糖波动情况,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监测频率:血糖控制稳定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2小时血糖;使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波动大或处于调整期的患者,需增加监测频率,如空腹、三餐后2小时、睡前,甚至运动前后血糖监测。
口服药患者:每周测2-4次空腹及餐后血糖;
胰岛素治疗者:每日测3-4次(包括空腹、三餐后及睡前)
血糖波动大或感染等应激状态时,需增加监测次数。
记录与分析:使用血糖记录本或APP,标记异常值(如持续>10mmol/L或<3.9mmol/L),复诊时供医生参考。
监测记录:每次监测后需记录血糖值、监测时间、饮食情况、运动强度及用药情况,复诊时带给医生,便于精准评估病情。
监测血糖的工具选择:优先使用家用血糖仪,定期校准仪器,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条件允许时,可使用动态血糖监测仪,连续追踪血糖变化,发现隐匿性高血糖或低血糖。
饮食管理:这是控制血糖的“基石”
饮食干预是糖尿病管理的基础和关键,合理的饮食能帮助患者控制体重、稳定血糖,减少并发症风险。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或饥一顿饱一顿;少食多餐,可在两餐之间或睡前适量加餐,防止低血糖。
饮食控制:均衡膳食是基础
低糖低脂高纤维:主食选择杂粮、燕麦等低升糖指数(GI)食物,减少精制米面;蛋白质以鱼、瘦肉、豆制品为主;每天摄入500g以上蔬菜(如绿叶菜、西兰花),水果选择苹果、柚子(高血压患者慎用)等低糖品种,建议在两餐之间少量食用。
定时定量:每日3餐规律进食,加餐可选无糖酸奶或坚果(10-15g)。避免暴饮暴食,控制总热量摄入。
烹饪方式:少油少盐,优选蒸、煮、凉拌,避免煎炸和勾芡类菜肴。
控制总热量:根据年龄、性别、体重、体力活动水平计算每日所需热量,避免过量进食导致血糖升高,肥胖患者需适当减少热量摄入,逐步减轻体重。
均衡营养合理膳食搭配:主食优先选择全谷物(如燕麦、糙米、玉米)和杂豆类,替代部分精米白面,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蛋白质选择优质蛋白,如鱼、禽、蛋、瘦肉、豆制品;控制脂肪摄入,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选择植物油(如橄榄油、茶籽油);多吃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适量摄入低糖水果(如苹果、梨、柚子、李子),避免高糖水果(如西瓜、荔枝等)。
运动管理:调节血糖的“助力器”
规律运动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帮助降低血糖,同时改善心肺功能、控制体重。
选择合适运动:优先选择有氧或抗阻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哑铃等,运动强度适中,以运动时能说话、不喘气为宜。
控制运动时间与频率: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每周运动5-7次为宜;避免在空腹或血糖过高(>16.7mmol/L)时运动,防止低血糖或病情加重。
注意运动安全:运动前需热身,运动后需拉伸;随身携带糖果或饼干,若运动中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及时补充糖分;穿着舒适的运动服装和鞋子,避免运动损伤。
有氧+抗阻结合:每周≥5天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30分钟;每周2-3次抗阻训练(如哑铃、弹力带),增强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
注意事项:避免空腹运动,尤其使用胰岛素者需随身携带糖果;运动后监测血糖,若持续低于4mmol/L需调整饮食或药物。
用药管理:糖尿病患者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避免血糖波动,稳定血糖的“核心防线”就是用药规范,遵医嘱是关键。
胰岛素:胰岛素治疗:注射前确认有效期和剂型(如速效、长效),掌握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方法,轮换注射部位(腹部、上臂外侧、大腿外侧)、注射角度和轮换,避免长期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导致脂肪增生产生硬结。胰岛素保存时需注意温度,未开封的胰岛素需冷藏,已开封的胰岛素可室温保存(不超过25℃),避免阳光直射。
口服降糖药:严格按时按量服药,了解药物的作用时间和副作用,如部分药物需餐前服用,部分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如二甲双胍需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反应;磺脲类药物(如格列美脲)需餐前服用防低血糖。
定期复诊: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诊,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等指标,医生会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必须查的项目:
每3个月: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3个月平均血糖);每半年:尿微量白蛋白、血脂、眼底检查;每年:心电图、下肢动脉超声、神经病变筛查。
紧急情况:出现视物模糊、手脚麻木、伤口不愈等,须立即就医。
心理与生活管理:这是守护健康的“软实力”
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能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提升管理效果。心理与生活调整:长期管理需身心平衡
情绪管理:焦虑或压力可能升高血糖,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缓解,加入病友社群分享经验。
调节心理情绪:糖尿病需长期管理,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家人需多关心陪伴,患者自身可通过听音乐、读书、与人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每天睡眠时间7-8小时,避免熬夜,熬夜会导致血糖升高,影响病情控制。
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增加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足、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饮酒需限量,避免空腹饮酒,饮酒后需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
总之,糖尿病院外管理是一个长期科学的系统过程,需要患者将管理融入日常生活,形成“监测-饮食-运动-用药-心理”全方位的管理模式。只要坚持科学系统管理,患者就能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像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拥有一个高质量的生活。
康天娇 孟从嘉 张志亚 阎晓丽 温玉学
责任编辑:于青
最新文章
糖尿病院外管理是守护健康“长期而…
一个老糖人的控糖之路—七个月,从…
“四师共管”,构建全方位的糖尿病…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糖尿病人如何预防并发症
血糖监测对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
糖尿病患者如何安全度夏
马鞍山市第一例“人工耳蜗”开机成…
推荐文章
爱心让生命如此绽放 ——记桂林市…
爱心让生命如此绽放 ——记桂林市…
爱心让生命如此绽放 ——记桂林市…
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重庆最新出…
新一轮留抵退税政策昨起实施 退税…
下月起,山东全装修住宅分户验收执…
山东印发新一批政策清单 增强经济…
山东建立长效机制 实施重点工业品…
Copyright @ 2010-2019 www.faxinw.com 法制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邮箱:zgfzyxw@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227237 技术支持:广大文化传媒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京ICP备15000724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