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包头6月16日电 (记者丁志军)“目前我们办理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包括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很多线索来源于我们的刑事案件……”日前,在国家检察官学院的课堂上,授课老师以访谈的方式讲解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发现和调查取证等若干问题,台下来自包头市检察机关的104名学员认真思考。
据了解,为解决现有人员转型期的本领恐慌问题,切实提升检察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创新力,自去年以来,包头市人民检察院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以“1带N提素能 补短板共成长”培养计划保障人才可持续发展。该院采取“固定时间+自由搭配时间”和“集中学习+分散学习”制,为外聘导师和学员搭建主题研讨、专题讲座、模拟法庭、独立办案四大锻炼平台,按照岗位素能基本标准制定教育培养计划,并通过“一月一讲、一周一辩、一日一析”的“三个一”研讨学习法,达到提笔能写、张嘴能说、遇案能办的目的。
“1带N”人才培养计划期间,包头市检察院先后组织了公益诉讼、扫黑除恶、公文写作等7个门类的学习,开展各类业务培训200余次,10名学员顺利入选第二批员额检察官,由导师和学员共同创建的15个“微创新”项目落地见效,学员大大提升了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能,为包头市检察工作提档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17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