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记者在中部战区空军某装训基地采访时看到,该基地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题小组正在对一堂战斗精神微课进行深度加工。军政教研室主任曹帅负责梳理理论框架,学兵一连指导员杨海涵对讲稿文字精心打磨,学兵六连指导员邓天乐制作“兵说兵事”微视频……从选题备课到试教练讲,一堂精品好课在短短3天内就已成型。
“众人拾柴火焰高,抓教育要依靠团队,充分发挥集群式效应,让‘单打独斗’成为过去时。”该基地政委沈刚介绍,这是他们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协作区带来的喜人变化。
该基地每年承担着数千人次的学兵培训任务,随着官兵思想愈加多元,接受能力、信息需求等不断提升,有思想、有故事、有信息量的好课成为刚需。学兵二连指导员白金禧算过一笔时间账:一堂40分钟的精品课往往需要400小时的精心打磨。
然而,日常工作中,政治教员不只承担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项任务,其他工作也牵扯了很多精力,导致他们备课时间不足、授课质量不高,官兵的思想疙瘩难以有效解开。
结果是,不少政治教员习惯待在“舒适区”——理论功底深的就道理满堂灌,缺乏形式创新;能说会道的就天南地北唠家常,一堂课下来“雨过地皮湿”……这种现象用当下流行的话说,就是教育“内卷”。
“解决‘内卷’,就要善于‘破圈’!”沈刚告诉记者,官兵思想在变,教育也得跟着变,教育者不能“画地为牢”,应该树立教育众筹的理念,打破建制和行政壁垒,用“蜂群协作”的模式开展教育,在充分交流、相互补台中发挥各自优势、规避自身短板。
为此,该基地根据承训特点和任务需要,创设“强军思想研究”“新兵入伍教育”“机务职业道德培训”“带兵骨干领导力”四大课题组,课题组人员由不同层次、不同特点教育者组成,有的负责搭建课题架构、有的负责搜集课程素材、有的负责撰写教案,定期开展理论研究、集体备课和试教练讲,实现资源共享、共建共用。
前不久,警勤连指导员梁新惠准备围绕“争做军中‘匠士’、建设一流空军”讲授一堂教育课。协作备课时,军政教研室教员孙秀峰“先钻进去,再跳出来”的思路提点,让梁新惠茅塞顿开。从工匠精神到身边典型,他用精辟的道理和鲜活的事例,把理想与现实串联起来,引导官兵找到通往成功的正确路径。
课后调查显示,官兵对这堂课的满意度达到98%,很多战士的军旅目标更为清晰。自教育协作区推开以来,像这样的好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一堂课就如一件商品,过硬的质量是关键,精准有序的营销渠道同样必不可少。”该基地政治工作处副主任李磊介绍,他们将教育协作区范围和成果不断延伸,开设教育“超市”,把各课题组的成品好课推荐给所有授课人,并指导他们按照个人风格、连队特点进行个性化修改,节省备课时间、提高授课质量;把各个选题及其相关介绍、重点提示摆上“货架”,利用军营网络将录制好的精品网课上传到“云端”,让官兵根据自身需要选课听课,并对教育效果作出反馈评价。
“如今,听课不再是一件枯燥、被动的事。”谈起教育协作带来的变化,警勤连战士马世强感触很深。前段时间,马世强观看了电影《长津湖》,怀着对抗美援朝英烈的深深敬意,他扪心自问:“假如战争今天爆发,我是否也能义无反顾?”不承想,没过多久,马世强就在基地“教育超市”看到了题为“为祖国而战——从上甘岭战役说起”的授课预告,开讲时他准时来到教室。
“中国人的爱国,爱的就是风吹稻花香,爱的就是大河波浪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受到侵犯,家庭也就不复安宁,卫国就是保家……”课上,学兵一连指导员杨海涵从家国情怀讲起,用《我的祖国》等三首红歌穿针引线,让官兵们对勇于战斗、牺牲奉献有了更加具象的理解。
课后,马世强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各项训练之中,手上的茧子越磨越厚,内心离战场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