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永安镇田坝社区仙人岭观景台上,俯瞰“中国·茶海之心”,万亩茶园一片苍翠,美不胜收。走在景区小路上,山林与一排排整齐的茶树相间,清新自然的气息浸人心脾。
而在若干年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酗酒斗殴屡见不鲜,黄、赌、毒泛滥,是有名的“脏乱差”村,“人穷气大乱事多,邻里之间闹不和。偷摸扒窃治安差,经济发展无着落”。
“多亏了政府带动发展这片茶海,也多亏了驰而不息地开展法治建设、推进精准法律服务,这才有今天欣欣向荣的景象。”田坝社区村民李海眺望着远处的万亩茶园不禁感叹道。
贵州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孙学雷认为,这是贵州“法治乡村”建设最喜人的成果,“法治乡村”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以自治、法治、德治作为主要抓手,推动乡村走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道路。
补齐法治短板 乡村建设由乱到治
李海告诉记者,当年政府为了急于使村民尽快增收致富,在没有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发展规划的情况下,贸然决定发展烤烟生产。最终,烤烟生产效益不好,经济收入不高,广大群众怨气冲天,甚至发生了村民集体“烧”“砸”村镇办公场所,辱骂、殴打镇村干部等恶劣事件,干群关系极度恶化,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村务基本“瘫痪”。
“随后我们痛定思痛通过多次调研,终于发现村子又穷又乱的根本原因,那就是法治建设的缺位。”凤冈县司法局局长刘仲元说,“义气”“关系”是当时村民的行为准则,因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不足,造成了广大村民不懂法、不知法、不学法、不守法,法律意识淡薄,思想观念极其落后,做事不讲规矩。
“智者以法护身,愚人以身试法”“致富道路千万条,遵守法律最重要。遵守法规阳光道,违法犯罪代价高”……针对法律意识的薄弱,当地司法所编写了一条条朗朗上口、浅显易懂的法治文化宣传语。
此外,在乡村社区强化制度建设,制定村规民约、议事决策等规则。
“万万没想到会有今天的好日子。以前,村民之间因土地纠纷而大打出手是常有的事,现在写进村规民约,标语也写得很明白,大家都愿意看也都听懂了、明白了。”李海感慨道。
“法治宣传工作虽然卓有成效。但想要实现由乱到治的转变,不是开展一下法治宣传教育就做到的。要想保持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建立健全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势在必行。”贵州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周全富说。
据介绍,在各级司法行政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田坝社区建立健全了线上线下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精准地为村委会、村民和村办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提供法律服务。线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是充分利用微信等平台;线下,在凤冈县司法局的指导帮助下,建立健全了“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聘请了1名法律顾问,每个星期至少在社区开展“法律坐诊”3次,运用法律手段,为该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防控运营风险。
据统计,自1996年到2019年,田坝社区共发展茶园面积28110亩,其中有机茶园18000多亩,人均茶园面积2.85亩,人均年茶园产值1.8万元,全社区共有市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经过国家认证的有机茶生产加工企业8家,茶企业工业年产值达3亿元以上。
同样在“法治乡村”建设中受益的还有岩博村,曾经这个村居的环境也是脏、乱、差,当时该村半数以上的村民是文盲或半文盲,村“两委”老龄化严重,文化程度低,加之村委会班子成员之间不团结,人心不齐,法治观念淡薄,软弱涣散,对村的发展无思路、无举措,村里不通水、电、路,人均年收入不足400元。
从2001年说起,余留芬担任村支书以来,先后建立村干“规则圈”、村民“法治圈”,经过几年沉淀,这才有了如今村干部队伍坚定、村民知法懂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的稳定、和谐、法治的岩博村。
“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以前年轻不懂事,现在只想规规矩矩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村里越来越好,我们也要遵纪守法做好文明岩博人。”小肖说,往事不堪回首,十分珍惜当下的生活。
倡导法治新风 违法犯罪由多变少
走在干净整洁的通户公路两侧,风情小楼、农家别墅比比皆是,路旁的灯箱上、拐角处的标牌上一条条朗朗上口的普法宣传标语随处可见。这就是不久前记者在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大河镇七二村看到的一幕。
很难想象,现在这个小有名气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在多年前是个让人闻风色变的村庄。
“因为穷,没办法,大家只能想到‘靠路吃路’。”七二村村民张绍武谈到过往尴尬地说,以前,雨天路滑加之路况非常不好,很多时候大家都会故意把车推进沟里,这样就可以为司机师傅们“帮忙”收取他们的推车费。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路过车辆被“帮忙”变成了常有的事,这也让开车途径七二村的众多司机怨声载道。
“如何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我们当时的重中之重。”桐梓县司法局局长郑安乾说,当时,村民们由于普遍缺乏法律知识,再加上找不到生财之门,这才让大家铤而走险,走上这条不正当的发财路。
“靠路吃路”不但没让村民发财,反而使他们的日子更加拮据,从而走上了犯罪道路。数据显示,从1993年到2004年的11年间,七二村违法犯罪人数累计达到261人,2人被处以极刑,违法犯罪的高发性和普遍性令人震惊。
“大乱”在2006年开始发生转机,当年年初,大河镇党委政府、七二村“两委”下定决心齐心协力。同时,当地司法行政部门着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通过采取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的社会治理体系,做到法治宣传教育“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此做法也让乡村振兴工作驶入了“快车道”。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与治理,七二村有了大转变,从曾经家庭犯罪率超过50%到如今全村零违法、零犯罪、零事故、零上访,无毒、无黄、无赌、无邪,特别是刑满释放人员帮教使其“思想得改造、致富有产业”的双重成果,破解了刑满释放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这一公认的社会管理难题,探索出一条成功的刑满释放人员帮教新路。
如今,村里人人学法的氛围已蔚然成风,为乡村振兴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加强社会治理 物质精神由贫变富
据介绍,17年前,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两路口村的集体经济积累为“零”,人均年收入不足600元,绝大多数村民吃不饱、穿不暧,是村容村貌极差的省级一类贫困村。而现在“群众会+”这一乡村社会治理新模式,成为这个村由乱到治的功臣。
两路口村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原来,早在2002年,该村因村“两委”班子成员从事违法犯罪活动,除了唐书浪(时任村委会副主任)以外,其他全部被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只留下一堆债务和破碎的民心,干群关系降到了冰点。
“如何挽回群众的信任、扭转两路口村的贫困面貌,是当时摆在我面前的最大难题。”接任该村党支部书记的唐书浪说,那时候的两路口村,物质和精神双贫困,大家不思进取、生活懒散,村容村貌脏乱差;社会治安混乱,偷鸡摸狗、打架扯皮、吵嘴骂街现象时有发生,‘门徒会’‘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乘虚而入,甚至有人在威逼利诱之下走上外流贩毒、涉黄之路。
这才有了“群众会+”的应运而生。在唐书浪的带领下,全新的村支“两委”班子成员把村民不感兴趣的大话题切分为村民的身边人、身边事、生产生活常识等十分接地气的小话题,通过慢慢的吸引大家,让“群众会+”变成了村民们的一个习惯,而习惯又渐渐形成了制度。
这不,现在“群众会+”就在两路口村固定下来,有什么事都拿到会上谈一谈、晒一晒、议一议。
如今的两路口村,已成为无犯罪、无吸毒、无上访、无诉讼、无不孝敬父母等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庄,先后获得“湄潭县先进基层党组织”“遵义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贵州省五好基层党组织”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记者了解到,这些也只是多年来,贵州在“法治乡村”建设中的一些缩影。毕节地区以自治、法治、德治治为主抓手,依托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等阵地,强党建、兴产业、优环境,奋力抓好法治乡村建设。贵阳市积极组织村居法律顾问参与村规民约制定、集体经济章程拟订等环节,提升村居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据统计,截至目前,贵州全省已经命名了85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66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贵州开展法治乡村建设、推进精准法律服务进乡村、进社区的做法,强化了村民法治观念、化解了基层矛盾纠纷,推动乡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贵州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周全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