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全国法院第六次网络安全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2019-09-12 10:39 | 来源:人民法院报


原标题:信息化“赋能”司法

 

  早秋的南粤,延续着盛夏的热烈。奔腾的珠江不息,翻滚着创新与生机。

  这里从不缺高光时刻。

  9月10日至11日,全国法院第六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场内,各地法院信息化经验交流开展得如火如荼;会场外,诉讼服务实验区,办公办案实验区,线上庭审实验区,区块链研发实验区,智慧执行实验区,大数据管理实验区……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展及最高人民法院智慧法院(广东)实验室令与会代表驻足流连、拍案称赞。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把加快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抢抓机遇,持续发力,不断完善智慧服务、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管理,全面推动诉讼服务和审判辅助智能化,为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打造“指尖上的诉讼便利”

  周强院长指出,要建立全球领先的移动电子诉讼体系。

  令必行,行必果。近年来,全国法院大力拓展电子诉讼服务,全面提升全国法院电子诉讼普及和应用水平,以更加便捷的方式减轻人民群众诉累。

  “截至2018年底,全国81.8%的法院支持网上立案,民事案件网上立案率达到17.4%,全国范围内实现跨域立案的法院已达1154家,占全国法院总数的32%。”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述元列出的这组数据有力诠释了人民法院司法为民便民的不懈努力。

  互联网法院是人民法院探索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审判模式、推动诉讼环节全程网络化的里程碑式创新。

  以“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为目标的互联网法院,积极探索完善符合互联网审判规律的工作模式和机制,实现“24小时不打烊”,切实满足涉互联网案件诉讼和司法审判活动全程“互联网”化。

  针对群众反映的立案排队时间长、异地诉讼难等问题,北京法院打造“立体化线上立案系统”,实现全天候网上预约立案,五类商事案件不再提供纸质立案材料,让当事人不再多跑路。

  此外,北京法院积极探索“三地一张网、管理一体化、全程无缝对接”的智能立案服务系统,京津冀法院率先在全国实现跨域立案全覆盖。

  2018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牵头成立全国联合项目组,在浙江宁波法院先期试点,研发移动微法院4.0版,并在全省法院上线推广应用。更新迭代后的移动微法院实现了诉讼服务事项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跨部门协同办理,使群众在掌心里、指尖上就能办成事、办好事,体验到了“触手可及”的公平正义。

  “截至今年8月底,有28万名当事人、5.3万名律师注册使用移动微法院,浙江法院的引入率、运用率分别达73.2%、57%,一半以上的民商事案件通过移动微法院立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副巡视员张勤在交流发言中介绍。

  目前,移动微法院已走向全国12个省市辖区,其中河北、上海、四川等法院取得了明显效果,切实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在“最后一公里”处提档加速

  执行是捍卫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执行信息化是让执行提档加速的有力武器。

  2018年是“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攻坚之年、决胜之年,最高人民法院开通全国法院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信息网,建成统一的执行办案平台和指挥管理平台,助力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如期打赢。

  截至2018年底,平台已经完成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与25个高院共计2990个执行指挥中心视频对接,实现了执行指挥中心终端在线和使用状态的实时感知、视频随点随播。

  网络执行查控、联合信息惩戒等执行联动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

  人民法院与公安部、自然资源部等16家单位和39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联网,覆盖存款、车辆等16类25项信息,对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形式“一网打尽”。

  同时,会同国家发改委等60家单位推进失信惩戒机制建设,采取11类150项惩戒措施,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322万例,366万名被执行人迫于压力自动履行义务。

  各地法院也在努力探索有效可行的执行信息化“当地方案”。

  广东全省法院积极推广深圳法院“鹰眼查控系统”执行数据“点对点”联网经验,银行存款全部网上查询、冻结、划扣。在信用广东网搭建“法院执行曝光台”,实时推送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人员等信息286万条,促使9.2万名被执行人主动履行生效判决。

  安徽法院推出专门的“智慧执行分站点”,将执行相关的软件系统全部整合到统一的界面下,以便于执行干警使用;打造执行款管理系统,以有效规范和简化执行款管理和发放工作。

  “今年,我们还在全国率先开发建设了‘执行不能案件公示平台’,向社会发布执行不能案件清单,接收社会举报监督。”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周榕说。

  大数据赋予司法“新智慧”

  司法大数据是大数据+司法领域的技术创新,为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发展态势研判和辅助科学决策提供实时数据支持,是人民法院在数据时代“游刃有余”的重要依托。

  安徽法院积极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发了数据魔方等大数据应用系统,开展司法大数据专题研究,连续3年研究成果获得奖项。“其中,2018年完成的《司法大数据视角下黑恶犯罪专题研究》更是获得了年度唯一的特等奖。”周榕指出。

  新疆法院将案件信息实时推送至自治区政法委大数据平台,自治区“公检法司法安案事件协同平台”已开始试点;类案检索、态势分析、智图统计等大数据智能应用逐步启用。

  早在2011年,重庆法院即率先建成了全市法院一体化的大数据云中心——法智云中心,实现了三级法院所有数据实时汇聚。如今,法智云中心引入“数据智能”技术进行全面升级,全力打造“数智说”,形成盗窃、毒品、金融借款等数十项挖掘分析报告。

  “以盗窃案件分析为例,通过运用电子卷宗和裁判文书智能标注工具提取非结构化信息,能够对盗窃案件总体态势、高发月份、高发时间、高发场所、涉案标的等进行多维度研判,从而为公众提升防盗意识提供有益参考,为社会综合治理提出司法建议。”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孙启福在交流中深入阐释了法智云中心于司法实践的作用及意义。

  “无纸化办案”势在必行

  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是智慧法院建设基础中的基础,是审判智能化的源泉。

  纲举而目张,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工作在全国法院全面铺开。截至2018年底,全国已有2864家法院建设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系统,占比81.41%,全国61%的案件随案生成电子卷宗并流转应用。

  电子卷宗在逐渐替代纸质卷宗的同时,见证着法官办案习惯的转变,为全流程智能化办案打下了坚实基础。

  智慧审判苏州模式——“千灯方案”获得了与会人员的广泛关注。“千灯方案”以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法院千灯人民法庭为试验田,将电子卷宗智能编目作为重点,进一步夯实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这一基础性工作,全面推行无纸化办案。“今年,我们又结合执行指挥中心‘854模式’实体化运行,将无纸化办案拓展至执行领域。”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徐清宇介绍道。

  “福建法院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以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和深度应用为主线,研发新一代以文书为中心的审判信息系统。”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严峻介绍,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法院通过新系统收案近28万件、办结17.11万件、生成各类文书56.9万份、在线签章文书2.6万份。

  吉林法院紧紧抓住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这一“牛鼻子”工程,5项核心指标均达到100%,实现了高效辅助、全程留痕、动态监督。

  山东法院将科技法庭系统与电子卷宗系统融合,支持合议庭辅助阅卷、电子质证、语音记录、自动生成庭审提纲、归纳争议焦点等功能,实现了全程无纸化庭审。

  全国法院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令出席会议的代表、委员赞叹万千。“人民法院始终将人民群众现实需要、需求作为开发导向,将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最终的评判标准,将信息技术与司法规律紧密融合,实现案件办理、诉讼服务和司法管理自动化、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司法服务的质量、效率,是在信息化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有力实践。”全国人大代表张志良由衷感慨。



责任编辑:朱明宇
最新文章
兴平法院:全面打响年末执行攻坚战 兴平法院:魏小宁院长调研民营企业… 兴平法院:拘留失信老总 捍卫司法权… 宜阳法院:法官善意执行 挽回破裂… 兴平法院:交通事故酿纷争 和解执… 兴平法院:法官交警联手 扣押“老… 黄岛法院集力推动速裁攻坚高效结案 兴平法院:“老赖”畏惧拘留 快速…
推荐文章
欧空局未来三年重点投资深空与月球… 补给舰首次接受民船补给 “随营军校”加速孵化新型战训人才 强军路上,树起“生命线”的时代标… 打造“空地一体”的战斗小组 当海军10950天,老兵第一次登上军… 北约实战部署“联合地面监视系统” 武器进口变出口 印度转型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