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务中心区,是经济、科技、文化的集聚区,人口高度密集、CBD核心区与新农村建设并轨发展、各类矛盾纠纷不断涌现、案件数量逐年快速增长。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南磨房法庭即座落于此。成立于1988年的南磨房法庭,现有干警35人(法官12人、法官助理6人、书记员9人、司法辅助人员8人),这其中党员22人,下辖劲松街道、潘家园街道、建外街道、双井街道、南磨房乡,面积28.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3万。法官年人均结案500多件,服判息诉率达90%以上,调解撤诉率达50%以上……一个个令人惊叹的数字背后,是南磨房法庭35名干警365天勤勤恳恳工作的身影。
三十年来的漫长征程中,一代代磨房人自比法庭前种植的海棠,长年里他们周旋于家长里短而不厌烦,置身于一隅之地而不易辙,击水于改革洪流而不畏惧。他们一以贯之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众志成城的团结传统和坚强意志,不断地重塑着审判思维、破解着审判难题,并将这种优良传统——敢于创新、勇于奋斗、甘于奉献的司法情怀凝聚成“海棠精神”。“海棠精神”既是“红船精神”在基层法治建设的具体实践,也是法庭成长的精神源泉,在推动党建、审判、队伍建设工作向前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践行、传承和发扬。
践行“海棠精神” 支部党建是引领
南磨房法庭历来重视党建工作。早在2015年,南磨房法庭在专业合议庭的基础上,将党员划分为审判事务组、房地产组、家事审判组、侵权组、速裁组五个党小组,通过健全党小组学习制度、党小组会议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开展党性案例课堂等措施,针对重大、敏感、群体性、涉民生四类案件可能出现的政治因素、风险因素、舆情等问题进行评估、预防和处理,实现了审判工作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妥善审结了以“祭奠权纠纷案”为代表的一系列案件。在党小组项目的基础上,探索出“融党建”党支部工作法,通过思想交融、工作互融、发展共融打破了党建、队建、审判工作之间的界限,营造了“法官参与党建、党建融入审判”的生动局面。党小组项目被评为“北京市法院基层党建创新规范化项目”。
近年来,北京市委政法委、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先后莅临南磨房法庭指导党建、业务。同时,南磨房法庭与北京市检察院第三分院民事检察部建立党建、业务双向交流合作机制。2018年7月25日,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南磨房法庭与最高人民法院离退休干部局第一次支部共建活动正式开始,这是最高人民法院相关部门对南磨房法庭党建工作的肯定。
传承“海棠精神” 审判供给是根本
“案多人少”的矛盾是基层法院长期以来面对的重大历史命题,南磨房法庭也不例外。为此,南磨房法庭率先建立了“1+1+N”特色集约化新型审判团队——“1+1”代表的是专业合议庭各审判组;“N”代表的是审判辅助工作办公室,是服务审判核心业务、对接各个办案单元的辅助工作专门团队。审判辅助工作办公室配备有1名主管、1名内勤、1名外勤、3名审判辅助人员和4名法官助理,划分为送达组、外勤调查组、法官助理调解组等若干小组。其中1名专职外勤人员负责庭内所有案件的外出调查工作,3人组成的送达组负责全庭案件的送达及排庭,法官助理负责案件的庭前准备及前期调解。
在新型审判团队模式的推动下,南磨房法庭通过剥离审判辅助事务,集中力量服务审判核心业务,实现案件审判、事务性工作双向分流,提升了全庭审判效率。审判辅助工作办公室成立两年以来,南磨房法庭受理案件7824件,审结9652件,案件从立案到开庭的平均周期缩短了54%。如今,该模式已得到广泛认可。
此外,为配合最高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南磨房法庭积极探索建立审执协作六大机制,运用财产保全、促进调解、督促履行等措施,积极助力“基本解决执行难”,为法院大局提供联动服务。
发扬“海棠精神” 队伍建设是保证
审判事业向前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南磨房法庭坚持以“海棠精神”为引领,培养和锻造出了一支信念坚定、司法为民、公正廉洁的法院队伍。
政治素质是干警素质的首要内容。通过在法庭图书馆开设“十九大学习角”“廉政文化角”为党员干警过“党员政治生日”等举措,不继强化干警的政治意识和“红线”意识,提升党员干警政治素质。
同时,为创建一支专业化司法队伍,南磨房法庭依托“阅享驿站”“名师讲堂”“法语馨声”三大板块建设“书香墨坊”业务品牌项目,通过邀请上级法院或高校的专家学者来庭讲学授课,广泛开展疑难案件研讨、庭审观摩、办案标兵评选、优秀法律文书评比岗位练兵活动,分别对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和聘用人员进行针对性培养,不断提升干警解决新形势下司法难题的能力。
多年来,南磨房法庭的干警们以较高的政治素质、过硬的业务水平,为辖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先后荣获“北京市工人先锋号”“首都文明单位”“北京市法院先进集体”“北京市法院十佳人民法庭”“人民法庭研究基地”“北京市法院党建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2015年以来,先后有3名法官荣获“北京市模范法官”“北京市先进法官”“北京市模范法庭干警”等重要荣誉。
砥砺奋进三十年,“海棠精神”为南磨房法庭实现法治建设的使命担当提供了持久的活力,鼓舞着一代代磨房人不断前行。未来,南磨房法庭将继续秉持“海棠精神”,扎根基层一线,立足审判本职,自觉担当时代使命,迎接挑战,在促发展、保民生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法庭门前的海棠花开。
1988年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法庭成立时的工作人员合影。
2015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法庭工作人员合影。
2018年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法庭工作人员合影。
海棠花开,法润初心。
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法庭党建墙。
北京市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马强(图左一)到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法庭慰问加班干警。
北京市朝阳区政法委书记张维刚(图右二)到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法庭调研党建工作。
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法庭被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授予“十佳法庭”称号。
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法庭所获荣誉。
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法庭与最高人民法院离退休干部局组织党建活动。
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法庭被西南政法大学人民法庭研究中心授予人民法庭研究基地。
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法庭与北京市三分检开展党建、队建交流。
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法庭开展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
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法庭老法官为年轻法官讲解农民房结构,践行“海棠精神”。
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法庭法官为学生开展普法宣传,践行“海棠精神”。
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法庭获退役军人事务部赞誉。
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法庭开展“法语馨声”,传帮带授业解惑。
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法庭法官走进社区开展普法宣传,践行“海棠精神”。
2003年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法庭工作人员合影。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法官参加北京法院系统主题宣讲人员合影。
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法庭法官主持开庭。
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法庭青年业务骨干。
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法庭法官宣讲“磨房故事”。
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法庭建庭30周年,曾在南磨房法庭工作的同志合影。
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法庭收到退役军人事务部的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