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山东省2021年度政府储气能力签约仪式在济南成功举行。此次签约,德州、威海、济宁等8个市通过租赁山钢日照、金鲁班洁能、恒伟化工等5家省级天然气储备基地,使全省各级政府7200万立方米储气能力落到实处。
近年来,随着天然气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山东省天然气储气能力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截至2020年底,全省地方政府3天储气能力达到1.82亿立方米,完成考核目标110.6%。其中,省级天然气储备基地储气能力7200万立方米,各市自建形成储气能力3984万立方米,其他设施储气能力7009万立方米,超额完成政府储气能力建设任务。
据省有关部门数据测算,2021年山东省天然气消费将再创新高,达到230亿立方米,政府储气能力建设任务依然艰巨。为补足短板,省能源主管部门坚持问题导向,按照“省级统筹、市级推动、共享共用、动态管理”原则,超前谋划、精准布局、统筹推进,全力提升天然气储气能力,确保全省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
科学布局。立足全省“一盘棋”,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储气设施建设,扩大省级储气基地规模,创建“省级天然气储备基地”优势品牌,完善全省储气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加速推进政府储气能力建设。
市场运作。借助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第三方平台,开展线下交易,积极探索储气能力商业化、市场化运行模式,更加有效、合理地开展储气能力租赁服务,完善天然气产、供、储、销一体化建设。研究天然气储气设施市场运营机制,积极探索储备、运行、应急调峰运营模式,充分发挥储气设施保障功能。依托省油气管道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大数据中心等智能手段,及时做好天然气供应、消费、储气设施储备信息收集等,实现天然气产、供、储、销数据一体化管理,提高管道和储气设施运行能力,满足企业和用户需求。
长效管理。建立按量引入、依规退出的管理机制。根据全省天然气保障供应和项目进展情况,逐步将6处内陆和4处沿海LNG接收站的储罐纳入省级天然气储备基地,实现沿海、内陆“两翼齐飞”,形成科学高效、协调发展的长效管理新格局。
“组建省级天然气储备基地,对盘活社会现有第三方储气设施,减少重复投资、节约土地资源、消除安全隐患,实现各市优势互补和能力达标,加快全省天然气产供储销平衡具有重要意义。”省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处相关负责人说。(孟庆浩 张建佩 陈巨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