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在去年“突破水”成效明显的基础上,今年我省将继续全力以赴打好“碧水保卫战”,省生态环境厅对此进行周密部署,列出工作推进时间表,确保按期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
为确保达成“全省河流水质优良比例达到51.2%,劣五类水体比例不高于1.2%”等约束性指标,今年我省将在四方面持续发力,包括深入推进辽河流域综合治理,严守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深入开展渤海综合治理,以及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今年我省将深入推进辽河流域综合治理,着力落实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包保责任,一点一策,实施“逐月保达标”专项行动,对考核排名靠后地区及超标断面按月公开通报。以辽河流域为重点,结合水功能区和水环境控制单元整合试点工作,探索采取市场化方式进行治理,实行差别化环境管理政策,按时间节点督导完成治污项目建设。同时,启动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完成1500个主要排污口监督监测。
为严守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我省将深入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10月底前,推动完成县级及以上水源地保护区内道路、管线穿越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建设;11月底前,完成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专项应急预案制定、报备并演练。同时,积极开展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整改落实“回头看”,确保整改到位。
深入开展渤海综合治理,今年要确保13条国控入渤海河流全面消除劣五类水体,30项攻坚战节点任务按期完成。4月底前,建立完善海洋生态环保监管协作和突发海洋生态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机制。完成入海排污口监测、溯源,并以市为单位制定整治方案,7月前,工业直排海污染源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今年计划完成280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与150套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5月底前,编制完成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并报备。6月底前,组织完成禁(限)养区划定图形矢量化和畜禽养殖信息管理系统结果录入,并公开禁养区内未关闭搬迁的规模养殖场户名单。9月底前,各市形成辖区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台账并启动治理试点示范。(记者 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