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数字人文时代将来临
发布时间:2019-11-18 11:00 | 来源:光明日报


在第二届进博会首次设立的冰雪体验区,参观者带上虚拟现实(VR)眼镜,就可以真实感受冰壶、冰球、滑冰、滑雪等冰雪运动项目,成为进博会最受欢迎的区域之一。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给游戏者带来惊险刺激的观感体验,也在人文领域发挥了巨大潜力。

5G的不断成熟,为数字技术与人文领域的结合带来全新的体验。中国博物馆协会与咪咕公司共同推出的“博物馆在移动”项目,首次汇集了130家国家一级博物馆,打造博物馆聚合平台。在线上借助5G+技术,让观众与文物“亲密接触”、沉浸互动,将国宝文物以数字化的新形态送出博物馆,送到大众身边。

今天,文化产业内部结构迎来重大变化,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相关的文化领域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我国文化产业开始向“数字创意产业”转型发展。2018年1月,文化部出台首个针对数字文化产业的文件《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优化数字文化产业供给结构,促进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推进数字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扩大和引导数字文化消费需求等发展方向,全面推动“互联网+文化”的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

对当前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特点应形成三个“重建”的认识。第一是重建文化生态环境,从传统单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转向由两大体系构成的全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传统的文化体系包括出版系统、广电系统和“三馆一站”等,由于数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服务公司已经崛起,成为与传统文化单位并列的文化内容提供商和渠道运营商。两大体系构成了全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一个是政府主导以广电等传统媒体为主要载体,以硬件设施为主要形式的传统文化服务体系,一个是民间力量为主导,以新兴媒体为主要载体,以在线内容为主的现代文化服务体系。

第二是重建文化生产体系,从传统文化产业的“线性”生产体系,转向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大生产”系统。在网络的空间里没有纯粹的消费者,每个人都在参与文化内容的创作。专业化和非专业化的生产者相互合作,内容生态主体已经转向非专业人员。传统的线性生产走向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文化大生产”系统。

第三是重建文化基础设施,建立起“双向赋能”,新一代数字化、智能化文化基础设施。由于数字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文化内容的创造者从小规模专业作者向大规模业余作者迁移,要向这些非专业作者进行“文化赋能”,须尽快建立起有效服务于个人创意活动的新一代数字化、智能化文化基础设施。由于数字技术的进步,文化文物机构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普遍趋势,文化遗产保护和创新方法路径出现全新变化,“数字人文”已经构建起文化艺术创作的全新环境。因此必须向这些专业研究人员和机构进行“技术赋能”,让文物、文化遗存活起来,进入生活、走向世界。

观察当下,数字人文已经构成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我们不光是在用数字进行生产、消费、传播,而且生活在一个被数字记录和创造的文化生态环境里,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市场模式的变化,出现了市场和社交网络叠加在一起的“社会网络市场”;市场结构的变化,出现了平台公司“创意生态”与全社会“人文生态”环境的落差。文化发展模式的变化,出现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界限的互动与融合;教育模式的变化,学校从传播已生产出来的知识走向教授知识生产的能力;监管模式的变化,将文化管理体制的基础建立在保护个人参与文化创造的权利基础之上等。

展望未来,伴随数字人文时代的来临,我们将在“全数字化”环境中从事人文研究与传播,在“全人文化”环境中从事数字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数字人文还处在萌芽期,对此我们要建立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以应对新的挑战。(作者:张晓明,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桑妮
最新文章
数字人文时代将来临 长江文明在这里生生不息 百年冠中 不负丹青 课本里的长城 聚焦现实题材 描绘蓬勃气象 “新雅乐”:是重现,更是重生 非遗地理标志,不该被遗忘 百年李少春 千秋传戏人
推荐文章
欧空局未来三年重点投资深空与月球… 补给舰首次接受民船补给 “随营军校”加速孵化新型战训人才 强军路上,树起“生命线”的时代标… 打造“空地一体”的战斗小组 当海军10950天,老兵第一次登上军… 北约实战部署“联合地面监视系统” 武器进口变出口 印度转型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