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01月30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法制与新闻》官方网站
村村见律师事事有顾问
发布时间:2017-05-09 15:20 | 来源: 南方农村报


    南方农村报讯 “村里说杨律师看清楚才可以签。”广东省惠州市江北街道三新村干部小朱提着一个大袋子,找到杨健华律师。满满一大袋子,327份合同,足足十几斤重!杨健华是三新村的法制副主任,袋子里是即将到期和正在签订的合同。
  为缓解基层利益冲突,解决基层干部、村民法治观念相对淡薄的问题,惠州积极探索基层依法治理新机制,从2009年起率先在广东省推行村(居)委聘任“法制副主任”制度。聘请律师担任“法制副主任”,走村入户,采取以案说法、法治讲座、法律咨询等形式,每月到驻点村(居)提供8小时法律服务。
  “你跟我的律师谈!”正成为惠州村民处理纠纷的口头禅。在基层特别是农村,因为一点小事闹纠纷的情况并不少见。过去,法律服务很难延伸到基层,村民无法享受到高质量的法律服务。“法制副主任”填补了这一空白。村民遇到矛盾,从过去“我打你”变成“我告你”。
  “基层民众法律意识大大增强。”惠州市司法局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过去许多村(居)委在重大决策或管理中,习惯按照村规民约、风俗习惯来处理,有的村民还以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就是“最大”的法。“法制副主任”到村(居),还带动了对乡规民约的修改。
  “没想到我们的村规与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相冲突的有20多条!”说起这件事,沙田镇田头村干部头上就冒汗。担任田头村“法制副主任”一年多,钟君安律师对村里的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审核修改。
  “民众法律意识增强,倒逼党政机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村干部不知法、不懂法、乱拍板、乱作为的现象明显减少。”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

      截至2016年底,“法制副主任”共解答法律咨询近20万次,提供法律意见8000多条,审查各类合同近6000份,开展法治宣传讲座1.3万多次,修改、完善村规民约4000条,调解矛盾纠纷2.3万多宗,提供法律援助4000多次。目前,惠州市聘请630名法律专业人员,实现全市1274个村(居)“法制副主任”全覆盖。

  “法制副主任”制度成为基层依法治理的乡土实践,2014年在广东省推广,2016年在全国推广。惠州信访总量逐年下降,群众集体上访批次连续多年在全省地市中最少,促进了基层和谐稳定。   (据《人民日报》报道)



责任编辑:高翔
最新文章
广东司法厅对“杭州保姆纵火案”辩… 内蒙古全面推行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 第六届“全国维护职工权益杰出律师… 宁陕县司法局全面启动法律援助值班… 杭州市第二届“十大律师先锋”之新… 山东德衡(济宁)律师事务所团队做… 北京市盈科(济南)律师事务所风险… 无店面无证件均入驻外卖平台 律师…
推荐文章
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一百零九次委…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 最高检对张文中案顾雏军案同步审查… 公安部:严肃追责赌博幕后保护伞 打… 最高检已纠正7件涉产权刑事申诉、… 公安部党委召开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 最高检:谨防假冒检察机关实施电信… 曹建明:坚决拥护党中央关于宪法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