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相较2018年的理财热,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规模和数量均明显减少,投资趋于理性。市场人士指出,上市公司适当地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赚理财快钱”的同时,不应偏离主业、脱实向虚。
规模与数量双降
A股上市公司理财思路悄然生变。截至12月19日,今年A股3700多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130家(去年同期1300家)公司持有各类理财产品,规模合计1.2万亿元(去年同期为1.69万亿元),持有理财产品19186个(去年同期为24168个),规模和数量均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指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理财降温的两大原因,一是企业资金面比较紧张,二是部分理财产品收益率明显下滑。
权威人士指出,目前沪市信托理财的资金均使用上市公司自有或自筹资金,未发现有上市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购买信托产品的情况。
辩证看待理财热
自2012年证监会下发《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简称《监管要求》)以来,A股上市公司理财热情升温,并在2018年达到顶峰。然而部分投资者担心上市公司热衷投资理财而“不务正业”。对此,专业人士认为,应辩证看待这一问题。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上市公司募资应用于投资主业、投资实体经济,若反其道而行之,全部用于投资金融产品,不仅会给外界造成不务正业的印象,也会让资金在金融领域空转,对实体经济构成伤害。不过,他也称:“不能否认多数上市公司是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出发,在监管规定之内,用自有资金或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
“一些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出于等待合适投资时机、防范风险、日常经营周转等原因,往往持有大量资金,通过短期理财提高资金收益无可厚非。”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夏敏仁说。
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是国际惯例。夏敏仁举例,苹果、微软投资于有价证券的金额占总资产比重都曾超过50%。
权威人士指出,从风险因素方面考虑,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整体安全性较高。从上市公司层面看,购买理财产品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购买理财产品的整体规模不大,并未影响上市公司主体业务的稳健经营。此外,银行理财等筹集的资金,绝大多数流向实体经济。
切勿荒废主业
专家提醒,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只是现金管理的一种手段,主要利润来源仍是主业,理财的同时切勿荒废主业。
“若疏远主业过度投资理财,或者把理财作为长期性投资,这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清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
斥资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并非都是财大气粗,部分公司试图依靠购买理财产品粉饰财报。
“金融要服务实业,上市公司理应把精力和目光聚焦在主营业务方面。不排除部分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是因企业规模扩张行至瓶颈期,有的则面临产能过剩。”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赵锡军提醒,在投资此类公司时更需谨慎。
《监管要求》明确规定,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投资的理财产品应当具有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特点,且不得影响募集资金投资计划正常进行。在程序上,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应经上市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由独立董事、监事会、保荐机构发表明确同意意见,并进行充分信息披露。《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办法(2013年修订)》及11月新修订的上市公司委托理财临时公告格式指引明确,上市公司利用自有资金和募集资金进行理财,都需经过相应的审议和披露程序,且募集资金理财投资应与主业相关,披露要求更为严格。
“上市公司应当担负起踏实敬业、规范运作的主体责任。”权威人士指出,在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过程中,董监高等“关键少数”应当勤勉尽责,依照规则审慎决策理财金额和种类。中介机构也应当严格履职,对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尽到“看门人”的把关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