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军埔村中还保留着很多过去的标语牌,有些已经蒙上了灰尘。
这是揭阳军埔村淘宝店主许冰峰所经历的第7个“双11”。
如往常一样,许冰峰骑着平衡车穿梭在数十平方米的仓库中,一边检查服装库存,一边挑出下午要发货的商品。今年的“双11”,许冰峰显得有些过分冷静,只认为这一天“不过是比平常忙了些”。
登上过G20杭州峰会的军埔村被誉为“广东淘宝第一村”,曾被认为探索出粤东农村发展的最有效模式,最近却备受诟病:缺乏实体经济,村集体与个人收入不平衡,一半城镇一半农村的畸形格局……
2014年,军埔电商村在政府与电商平台双重扶持下“火箭式”发展,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回村开网店,一日数万元的发财故事在这里并不鲜见。如今,面对饱和的土地和紧缺的人才,军埔村遇到了自己“成长的烦恼”,不少生活、工作在这个村里的人也在为电商生意的转型发展而纠结。如何打响自己的品牌?怎样让产品销往海外?成了军埔面对的新挑战。
面对“双11”这天一个接一个来找自己拿货的淘宝商,许冰峰的脸上并没有兴奋的表情,他轻声细语地对记者说:“所谓的狂欢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军埔。现在,我们这些做电商的人也到了站起来冷一冷屁股的时候了。”
说罢,许冰峰点上了一支烟,走了出去,看着军埔村那条笔直热闹的柏油马路,脸上汗水滑过,却没有说话。
“黄金年代”
快递单与收入呈几何倍数增长
一台电脑,一个人,就能做上万元的生意,对于来城市打工的青年而言,“那是一扇透着光的窗”。
许多在军埔村做电商生意的人都明白,2012年至2015年的3年间,是军埔村的“黄金年代”。
2012年,19岁的许冰峰在广州打工时第一次接触到了电商。当时从事淘宝服装销售、配送的许冰峰,马上就对这个投入少、赚钱快的生意有了兴趣。
在许冰峰看来,一台电脑,一个人,就能做上万元的生意,对于来城市打工的青年而言,“那是一扇透着光的窗”。
“看到电商服装生意后,就好像知道了自己接下来的路在哪里。”回忆起第一次接触电商,许冰峰对记者说,“这样一条能赚钱且不算累的路,对于我而言真的是太棒了。”
看准了电商经济的发展潜力,许冰峰随即打起了回村的算盘。“广州的吃、住、行成本都比较高,对于我们这些刚开始创业的电商人而言,是很大的问题。”许冰峰说,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他和许史东、黄海金等12位军埔青年决定回村开网店。
那时的军埔村也是百废待兴。军埔村总面积0.53平方公里,人口达2695人,属于潮汕地区典型“人多地稀”的乡村,军埔村过去一直以做食品加工传统产业为主,这些年也在走下坡路。
12名军埔青年回村后,不仅开了自家网店,还吸引了许多亲戚朋友“尝甜头”。许冰峰介绍,2013年底,军埔村已经有网店近300家;2014年底,全村2000多人投入网上销售活动,开设了300多家实体网批店,全年交易额达16.8亿元,纯利润达到了1500万元。“2012年以前,村里许多年轻人都是在广州打工,一个月工资两三千元。这些人回到村里开网店后,每个月都能赚6000—8000元,到了‘双11’,收入还会增长几倍。”
当时村里没有服装工厂,却通过电商服装销售赚得盆满钵满。2013年,军埔村全村实现了光纤到户、无线网络全覆盖,成为了潮汕地区网速最快、广东省上网资费最低的村庄。
不仅如此,在市场自发的基础上,当地政府大力推动军埔村电子商务发展。揭阳市委、市政府近几年来先后出台了《军埔村电子商务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暂行办法》《军埔村电子商务企业贷款贴息暂行办法》等政策措施,通过金融杠杆的形式助力当地中小企业发展,成功吸引了香港永盛集团等12家外地企业加盟进驻,13家快递公司在军埔设办事处。
“那时候几乎全村人都动了起来,面对不断涌现的赚钱机会,大家都不甘落于人后。”许冰峰对记者说,2012年到2015年这3年让他记忆尤深,“那份生怕来晚了,‘坑’被占光了,钱被赚完了的心情,以及那些呈几何倍数增长的快递单与收入,我想每个经历过的人,都会记一辈子的”。
电商江湖
市场变化催生两种运营方案
“不能遇到变化就后退,激流勇进才能看到河对面的样子。”
2012年到2015年间,军埔村拥有了3000多家淘宝店。尽管内生动力依然强劲,但外部市场的风云变幻,促使军埔村中电商运营发展出两条道路。
其中一条路,是以许冰峰为代表的“线上+线下”的运营模式。2013年,还在运营网店的许冰峰发现了电商运营规则的变化,与广州一家服装工厂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并在村中开设网批店为全村淘宝商家供货。“从2013年开始,天猫、淘宝等平台的规则开始变化,运营成本也在提高。”许冰峰说,“此前,我的网店所耗费的推广费用可能只占营业额的10%,2013年以后就达到了20%,甚至30%。同时,网店为了冲量、赚口碑,在‘双11’等活动中,往往亏本销售,这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走在军埔村的智慧街上,各种各样的网批店分布在道路两旁,像许冰峰一样,这些人都选择了这种稳扎稳打的模式。“与以往做线上不同,线下网批店要自己去跟进,进货、销售、库存等都要自己做。”
现在,许冰峰还保留着自己当初开设的淘宝店铺,但店铺的单量已经大不如前。“现在我的精力主要还是放在线下网批店的运营,虽然做得比以前辛苦一些,但是两条腿走路,总归稳当一点。”
而从事电商行业近10年的王创旭则持不同的态度。主营童装的王创旭目前是揭阳优乐酷电商有限公司的主要负责人,运营6个天猫店铺的他认为,线上电商依然是淘金的入口。
“线下网批店所面对的客户主要是军埔村的人,这些淘宝商家可能每次就拿几百元的货物,量小且价低。”王创旭说,“虽然我们线上网店会受到平台约束,但面向的客户群体是全国的消费者,这与网批店有着本质的差别。”
2014年,优乐酷线上销售的童装数量已经进入了淘宝网榜单前10名。“我们没有只看身边的一亩三分地,而是将眼光放到了全国,不断观察全国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我想这是我们成功的秘诀。”王创旭认为,从事电商生意,“变化快”是行业的既定环境,但是如何能赚到钱,关键还是看自己。“不能遇到变化就后退,激流勇进才能看到河对面的样子。”
今年“双11”,王创旭的童装不仅在天猫店铺销售,还在拼多多等平台上推出,预计销售额将比平时增加15倍。“现在各大电商平台都在互相竞争,就像拼多多的横空出世,所有人都要适应这种变化。”王创旭说,“线上电商不是不赚钱了,而是看你有没有抓到商机。”
村淘转型
从“缺品牌”到“造品牌”
“商品的设计、品牌的传播、价格的定位,要走向更大的市场,这些都要考虑。至于什么时候会走上这条道路,如何走上,我们目前也还没有想好。”
“我肯定希望自己的品牌能有自己的工厂并且在线下开设店铺。”在采访过程中,王创旭坦言。
目前,军埔村的实体服装工厂屈指可数。“工人是计件算工资的,多劳多得,很多村民都愿意加班加点,赚更多工资。”一家服装工厂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我的一些亲戚没事都会到村里的工厂上班,打发时间的同时还能赚到钱。”村民黄荣丰与村里许多年轻人一样,也开了自己的网店,在今年“双11”当天,他通过线上服装销售,赚了近3万元。
黄荣丰所销售的主要是T恤,货源来自村中的一家服装工厂。黄荣丰对记者介绍,他拿货的工厂,所生产的衣服版型主要是根据国内外各大品牌最新设计制作的。
而在揭阳市人大代表、军埔村电商协会负责人黄作宏看来,工厂还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做一家与电商有关的工厂,最重要的不是劳动力,而是品牌。”黄作宏认为,现在互联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很大程度来自平台品牌的背书,商品的设计、价格等都会受品牌的影响,这也导致现在缺乏自主品牌的工厂对电商平台依赖性会过强,平台一旦发生变化,工厂也要改变。
“现在互联网格局发生了改变,作为乡村电商,只靠敢打敢拼是不够的,关键还是要看自己能不能创新,打出响亮的品牌。”黄作宏认为,军埔村如果要发展,就要让全国消费者都有一个意识:这件衣服是军埔的。这不仅需要军埔村的电商打开国内更大的市场,还要让军埔村的商品有机会销售到国外,走出国门。
对于开创品牌,王创旭也有自己的想法。“在线下开设品牌店铺,是我们未来发展的重要环节,这会涉及很多前期的工作,商品的设计、品牌的传播、价格的定位等,这些都要考虑。”王创旭说,“至于什么时候会走上这条道路,如何走上,我们目前也还没有想好。”
发展难题
土地与人才成为瓶颈
“如果未来再加上外贸,不招进人才是肯定忙不过来的。”
今年,是淘宝商城(天猫)举办“双11”网络促销活动的第10年。
这一年,军埔村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了35%,与前几年的数字大致相同。从当初的疯狂掘金,到模式化的探索,再到今日面对电商规则与环境的不断变化,军埔村站在了又一个发展的十字路口。“土地、人才是未来发展绕不开的话题。”面对军埔电商村如何发展的问题,黄作宏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两点。
在走访中,记者看到,军埔村全村约2/3的土地都开设了线下网批店的店铺,店与店之间的距离几乎为零。剩下的土地则是村民的住所,几乎没有土地兴建公园、廊道,也没有公共娱乐设施。同时,军埔村全村只有一条硬底马路可供车辆进出,每逢发货高峰时期,都会交通堵塞。
除了土地紧张,电商行业急需人才与农村地区没有人才,也成为了乡村电商发展中如鲠在喉的难题。在王创旭看来,各大电商平台规则的不断变化,需要专业电商人才去分析趋势和管理公司,“可是通常来说,这些人才,凡是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就算待遇再高,也不愿意来乡村发展。”他说。
面向未来,黄作宏表示,军埔村电商协会将继续带领全村电商从业者探索跨境电商、跨境批发的业务。“让中国军埔成为世界军埔,人才是关键。”黄作宏说,“因此我们明年将会跟珠三角地区的一些职校合作,吸引一批懂技术、会运营的人才来到军埔,逐步实现人才结构的更新换代。”
揭阳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揭阳已经把跨境电商产业园申报工作作为今年市委、市政府“谋振兴·百日百项大行动”的重点项目之一开展。同时,揭阳市还将依托市区内的阿里巴巴跨境电商(揭阳)服务中心去开展跨境电商人才培训,希望能够在本土培养一批懂得跨境电商运营、销售的人,为全市跨境电商发展储备人才。
如今,拥有4家网批店的许冰峰同样希望公司在未来两年内能够走上外贸的道路,而缺少能“走外贸”的专职人才却让他很头疼。“现在村里做电商的人绝大部分还停留在做国内低廉商品的阶段,很少有人想到让业务往外走。”许冰峰说,“今年的‘双11’,每个人在这段时间工作量都会很重。如果未来再加上外贸,不招进人才是肯定忙不过来的。”
采访结束后,站在自己网批店门口的许冰峰本想再对记者说些什么,但还没开口,一个骑着摩托车着急拿货的人突然从身旁风驰而过,他下意识地躲了两步。
“这里太挤了。”许冰峰笑了笑,说道。
记者手记
变“村”为“园”
何愁无人可用?
从无到有,让稀缺的土地变为淘金热土,军埔电商村让数千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在那个淘金时代,军埔村每天上演的致富故事已经让广东其他乡村,乃至中国的乡村渴望效仿。
军埔电商村的发展有没有模式?答案是肯定的。一个曾经连什么叫“电子商务”都不知道的小农村,在一年多的时间能诞生3000多家淘宝店,几乎零门槛的乡村电商,是每个农村都能迈进的大门。“富起来不是没有道理的。”军埔人的一席话,也在告诉全省乃至全国的农村,从田野到网络,其中有无限的可能。
今年“双11”,广东人的购买力依然强劲。虽然消费能力依旧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广东电商发展动力依然落后于浙江,尤其是在农村电商方面。要让广东的乡村去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电商之路,去找到符合自己定位的产品放到电商平台上去变现,军埔村就是一面可供借鉴的明镜。
而面对军埔村目前所存在的土地与人才的难题,记者认为解决的关键在于能否把“村”变为“园”。迎合揭阳近年来快递行业发展迅猛的势头,如果揭阳能够将全市电商产业集聚,建设电商产业园,引导农村中以线下网批店为主的家庭作坊模式转变为规模化、集聚化的公司模式,带动整个粤东地区电商产业“入园做生意”,这样既能够解决乡村电商土地紧缺的问题,也能够通过产业集聚效应吸引到整个粤东乃至全省涉及电商行业的上、中、下游企业,在当地形成一个与电商有关的全产业链。
当地区有了全产业链,还愁没有可用的人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