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购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月饼,每年中秋节到来之前,监管部门往往会向市民传授一些月饼识别办法。必须承认,这些常识和技巧确实很有用,值得每个消费者谨记,相信有了这样的常识与“慧眼”,买到问题月饼的概率必然会大大降低。
不过,令人郁闷的是,如果买个月饼也要被整成专家,做这样的消费者岂不是太累了?虽说多点常识并无不好,但如果监管有“手段”、有能力让商贩不敢出售问题月饼,消费者轻松就能买到合格月饼,那消费者也就没必要苦练成“专家”了。
当然,监管部门并非没有作为,他们也确实一直在努力。但如何将问题月饼堵住入口,“斩尽杀绝”,才是真正值得反思的问题。
让问题月饼销声匿迹并非“难于上青天”,关键是要加大处罚力度、创新监管方法。比如可以套用驾照扣分制或淘宝好差评制,规定查获问题月饼行为将予以一次“差评”,扣除多少分数,并在醒目位置常态播出,以提醒消费者理智选购;性质严重者则取消经营资格,查处相关问题等等。在这样的监管之下,商贩如果再随心所欲,则无异于自断财路、自砸招牌。当然,前提是监管自身首先不能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