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共享经济迎来“涨价潮” 符合市场规律
发布时间:2019-09-06 10:09 | 来源:中新经纬


  最近,不少北京市民发现,摩拜单车起步价已经提高至1元/15分钟了,整体算下来还不如坐公交车便宜。除了共享单车涨价外,共享充电宝等共享产品近期也纷纷加入“涨价潮”。

  一些共享经济形态纷纷跨入“涨价时代”,无疑让很多已经习惯于享受低价乃至免费服务的消费者在心理上感觉难以接受,乃至发出“再也不骑共享单车”“再也不用共享充电宝”的吐槽。然而,对于这样的吐槽,这些共享经济背后的企业并没有过于担心,因为他们清楚自己的市场定位,也知道自己的涨价举动其实是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符合规律的东西,必然有其合理性。

 

  在此前共享经济“跑马圈地”时,无论是共享单车还是共享充电宝,使用价格都十分便宜乃至干脆免费。这一方面是企业为了获得客户、抢占市场所采取的营销手段;另一方面,相关企业之所以能如此“大方”,是因为有各路资本源源不断地注入。但是,资本是要求回报的,现在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涨价,就是资本索取投资回报之时。

  更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当市场结束了跑马圈地的时代,留下的获胜者越来越少,也就意味着共享经济已经从“量”的阶段发展到了“质”的阶段。这个时候不仅消费者要求的消费体验越来越高,而且对于已经站稳脚跟的商家企业来说,也要通过提供更好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来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这既符合消费者利益,也符合市场发展规律。至于人们关心的涨价问题,虽然敏感,但似乎反而成了一种“副产品”。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无论是共享单车还是共享充电宝,对于它们的使用都限于特定的时间和场景,不会成为一种日常应用。比如,共享单车主要是作为一种交通接驳工具,为的是打通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人们不可能天天骑共享单车上下班、买菜、办事。又如,共享充电宝是人们忘记带充电宝且正好手机又没电的时候才使用,多数人平时并不会时时刻刻要租用共享充电宝。这就意味着,即便共享经济迎来了“涨价潮”,但因为人们使用共享产品和服务的频率、时间有限,多出来的成本也有限,并非到了不可承担的地步。

  相比之下,人们期待着这样的情景,就是共享经济背后的企业以合理的价格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公众则根据自己的需要,该用就用,不该用也不会因为便宜就随性用,这才符合买卖双方的长远利益。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北京涉非法“一日游”投诉同比下降… 物业费捆绑电梯卡 物业装"梯控"… 猪肉批发价回落 "组合拳"下明年… 携号转网闯关三难点 靓号转网难怎… 万能型年金险藏“花招” 业内提醒… 38%的老年人会后悔购买某款保健品 … 405家A级景区被取消等级 金字招牌… 武汉抽检379批次自行消毒餐饮具43…
推荐文章
欧空局未来三年重点投资深空与月球… 补给舰首次接受民船补给 “随营军校”加速孵化新型战训人才 强军路上,树起“生命线”的时代标… 打造“空地一体”的战斗小组 当海军10950天,老兵第一次登上军… 北约实战部署“联合地面监视系统” 武器进口变出口 印度转型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