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Costco开业引疯抢 保持热捧仍得靠本土化
发布时间:2019-08-29 09:16 | 来源:新京报


  网事观察

  Costco开业迎“开门红”,很大原因在于价廉,而今后开市客能否持续火爆,恐怕还需要有其他方式。

  这两天,社交媒体上最热闹的新闻莫过于上海开市客(Costco)门店的开业,因为到访的消费者太多,以至于该门店不得不在下午停止接待会员。不仅仅知乎上出现了“如何看待上海闵行开市客Costco开业疯抢导致临时停业”的提问,还引发了很多国际媒体的关注。

  按道理来说,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民众,尤其是来自中国经济中心上海的民众见过了各种各样的零售形式,像开市客这样的会员制仓储式量贩店也有开业,比如,沃尔玛旗下的山姆会员店即是如此。为什么上海的消费者这次如此疯狂?

  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便宜,但今后开市客能否持续火爆,恐怕还需要有其他的方式。

  比如,在一篇题为“开市客能否在中国打开局面”的文章中,就认为像开市客这种美式消费要在中国落地,必须回答疑问:中国消费者能否为了开市客改变购物习惯?通常来说,中国消费者是持续性购物,几乎每天都去超市,而美国消费者可能是一周甚至数周购买一次。因此,这种会员制仓储式能否真正受到用户的青睐?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消费习惯很多时候可能是会随外部条件而变的。此前山姆会员店刚在中国开业的时候也受到同样质疑,但这么多年来,已收获了一大群死忠粉,且业绩也不俗。

  为什么有些外资零售业水土不服,而有些门店确实业绩靓丽?我认为,最为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有些公司能发扬自身长处,根据中国的市场特点做出调整,从而获得了用户欢迎。而有些公司之所以早期在中国市场获利颇多,但后来逐渐被淘汰,很大的原因在于其并未根据市场的变化而调整战略和经营策略。

  此番开市客上海开店引发疯抢,算是创下了开门红,而如何将其延续下去,则需根据中国消费者的习惯调整自身经营策略,增加用户黏性。比如,“物美价廉”“大而全”是其特点,那么,如何通过本土化的供应链网络保持低价优势等,显然是其该思考的问题。

  事实上,这并不仅仅适用于洋零售,本土零售业也是如此。在受到新零售的冲击下,很多老店逐渐凋零,但很多网店却纷纷开了线下门店并获得用户的青睐。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线下网店和开市客,代表着零售业的两个极端:一个要求“快”,下单后半小时即可抵达用户处;一个则是要求“多”,一周甚至更长时间来一趟门店。

  从用户的角度而言,他们当然希望有各种各样的零售形式,因为这会给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而在某种程度上,零售的竞争并不仅仅只是价格的竞争,而是不同业态的竞争。

  经济学家熊彼特曾说过:“真正的竞争不是来自同样商店数目的增加,而是来自百货商店、连锁店、邮寄购买店和超市……竞争压力激发了企业家用新的想法、新的产品、新的流程、新的组织来替代旧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当然是乐见其成,而且以中国市场的体量,也能够容纳下不同业态的竞争。

  而未来,不同的业态能否实现共生,或者西风向东风靠拢,我们拭目以待。

  □傅蔚冈(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北京涉非法“一日游”投诉同比下降… 物业费捆绑电梯卡 物业装"梯控"… 猪肉批发价回落 "组合拳"下明年… 携号转网闯关三难点 靓号转网难怎… 万能型年金险藏“花招” 业内提醒… 38%的老年人会后悔购买某款保健品 … 405家A级景区被取消等级 金字招牌… 武汉抽检379批次自行消毒餐饮具43…
推荐文章
欧空局未来三年重点投资深空与月球… 补给舰首次接受民船补给 “随营军校”加速孵化新型战训人才 强军路上,树起“生命线”的时代标… 打造“空地一体”的战斗小组 当海军10950天,老兵第一次登上军… 北约实战部署“联合地面监视系统” 武器进口变出口 印度转型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