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网友:用严标准强监管净化保健品市场
发布时间:2019-08-23 09:00 | 来源:经济参考报


  明年起,“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警示用语区应当位于最小销售包装包装物(容器)的主要展示版面,所占面积不应小于其所在面的20%,使用黑体字印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日前正式发布《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和《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指南》涉及保健食品上市后监管,《办法》涉及市场准入。政策的出台旨在推动和促进保健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网民认为,保健食品和药品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很多销售人员在推销过程中往往夸大保健食品的功效,将其包装成包治百病的“神药”,轻者让消费者损失钱财,重者耽误患病消费者宝贵的治疗时机,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有网民表示,目前保健食品主要存在的问题,首先是产品定位不清晰。因此,无论市场、行业还是管理层面,普遍存在“食”与“药”的争议。《办法》和《指南》的出台意味着,保健食品从注册环节的分类管理到功能介绍再到广告宣传,都不能超脱这两个目录。

  “保健食品不是药,这是所有厂商、销售人员都应该明确告诉消费者的,而不是藏着掖着玩文字游戏。”网民“圆圆”表示,有些厂商抓住不少老年消费者“病急乱投医”的心理,刻意夸大保健食品的功效,这是不负责任的体现,应该严打这种不良行径。

  网民“刘学聪”认为,让保健食品标签带上警示语,有利于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自律意识,有利于避免对产品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有利于促进消费者正确认知保健食品的功能作用,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保健食品市场环境,有利于保健食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虚假宣传就是其中一大问题,遏制保健食品乱象,需要多一些这样行之有效的制约措施,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手段,提升监管威慑力,增强监管能力,这样才能更好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切身权益不受侵犯。”网民“戴先任”表示。

  (刘超 整理)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北京涉非法“一日游”投诉同比下降… 物业费捆绑电梯卡 物业装"梯控"… 猪肉批发价回落 "组合拳"下明年… 携号转网闯关三难点 靓号转网难怎… 万能型年金险藏“花招” 业内提醒… 38%的老年人会后悔购买某款保健品 … 405家A级景区被取消等级 金字招牌… 武汉抽检379批次自行消毒餐饮具43…
推荐文章
欧空局未来三年重点投资深空与月球… 补给舰首次接受民船补给 “随营军校”加速孵化新型战训人才 强军路上,树起“生命线”的时代标… 打造“空地一体”的战斗小组 当海军10950天,老兵第一次登上军… 北约实战部署“联合地面监视系统” 武器进口变出口 印度转型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