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天价电影票背后 岂止是人傻钱多
发布时间:2019-08-09 09:13 | 来源:北京日报


一张电影票要九百多块?是的,你没有听错。刚刚上映的《上海堡垒》8月8日在深圳路演,主创们来到影院与观众互动。催生天价电影票的,正是男主角鹿晗。据报道,凡是他参与的路演,电影票价动辄几百块,有的甚至近千元。即便如此,还是被一抢而空。

别看一帮“老阿姨”“老大叔”大呼难以理解,粉丝群体和业内人士却是一脸少见多怪的不屑。其实,天价电影票只是当前粉丝经济之火的一个缩影。电影路演的初衷是让部分观众和新闻媒体提前看片、便于宣传,但一些影院却抓住粉丝心理大做文章,对路演票大肆提价。很多粉丝也心甘情愿当“冤大头”,由此还培育出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如今,很多黄牛已经通过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建构起了自己的倒卖渠道,一些专业化、规范化的票务平台也跟着下场,甚至越做越大。经过中间商层层加码,一张票最终能溢价数倍。

作为一种市场行为,这本无可厚非。粉丝见到了心中偶像,中间商赚得盆满钵满,明星更能以此标榜自己的商业价值,似乎是“多赢”。但整个链条之上真正的主角——作品,已经变得不再重要。这就是当下文艺市场的真实反映。表面上,电影、电视剧、音乐、综艺等百花齐放,出场费、制作费、票房收入屡创新高,但要说热闹过后留下了多少精品佳作,恐怕让人一时语塞。就拿电视剧来说,年产量超过15000集,但四成左右无缘播出,而那些成功突围的,又不乏“五毛特效”“抠图拍摄”“面瘫演技”。可粗制滥造却丝毫不耽误“鲜肉”“小花”的星途,从奖项到代言拿到手软,遭遇差评也有粉丝强力洗地。这就是流量经济的逻辑:粉丝只为个人埋单,努力不值钱、能力不重要,颜值才是正义。

流量明星和粉丝如何自娱自乐,是他们自己的事。但问题在于,这种现象并不存在于真空之中,溢出效应会波及整个行业甚至整个社会。文艺作品总要公之于众,粉丝们光看偶像一张脸就够了,可非粉丝观众也不得不跟着忍受这些毫不走心的东西。当流量逻辑绑架整个市场,各种资源都奔着“鲜肉”“小花”去,那些靠真本事吃饭的演技派又何谈出头?靠着光鲜外表和粉丝宠爱就能呼风唤雨,这又为社会传递了什么导向?

市场有狂热的一面,但也有自净的能力。近些年,一些技艺不精、作品不佳的流量明星已经沦为“票房毒药”,很多小成本、无明星的良心作品开始赢得“自来水”。可见,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大家会慢慢用脚投票。即便现在流量经济依旧热度不减,但这股虚火终究烧不长远了。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北京涉非法“一日游”投诉同比下降… 物业费捆绑电梯卡 物业装"梯控"… 猪肉批发价回落 "组合拳"下明年… 携号转网闯关三难点 靓号转网难怎… 万能型年金险藏“花招” 业内提醒… 38%的老年人会后悔购买某款保健品 … 405家A级景区被取消等级 金字招牌… 武汉抽检379批次自行消毒餐饮具43…
推荐文章
欧空局未来三年重点投资深空与月球… 补给舰首次接受民船补给 “随营军校”加速孵化新型战训人才 强军路上,树起“生命线”的时代标… 打造“空地一体”的战斗小组 当海军10950天,老兵第一次登上军… 北约实战部署“联合地面监视系统” 武器进口变出口 印度转型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