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2018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15.85万亿元 同比增长46%
发布时间:2019-07-25 09:27 | 来源:经济参考报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8)》日前在中国银行业协会贸易金融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八届中国贸易金融年会上发布。报告指出,2018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稳固实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持续推进以及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都极大促进了人民币跨境使用。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量实现了较快增长。

  据统计,2018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15.85万亿元,同比增长46%,跨境人民币占本外币跨境收付比重为22.5%,人民币已连续八年为我国第二大国际收付货币。目前,人民币在经常项目、跨境直接投资、跨境融资、跨境证券投融资等领域的相关政策框架持续优化,发挥愈发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已累计与38个国家或地区的央行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同时全球已有超过60个国家将人民币纳入官方储备。

  根据SWIFT等权威机构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末,人民币在国际支付货币中的份额为2.07%,仅次于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是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

  同时,报告显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呈现四方面特点:一是经常项下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稳步上升;二是资本项下证券投资领域跨境结算规模实现较快增长;三是境外主体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RQFII、熊猫债、债券通等方式进一步深度参与境内金融市场促进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四是人民币原油期货交易推出,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功能取得突破。

  据悉,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第三年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报告对人民币国际化业务的发展现状、政策框架、最新进展进行总结,并从改革开放红利、“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等一系列利好因素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预期进行分析。同时,从把握金融业开放契机和“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对人民币投融资需求,以及加强行业自律、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培育人民币金融产品市场等方面,提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业务开展的策略及建议。

 
 


责任编辑:张彤
最新文章
北京涉非法“一日游”投诉同比下降… 物业费捆绑电梯卡 物业装"梯控"… 猪肉批发价回落 "组合拳"下明年… 携号转网闯关三难点 靓号转网难怎… 万能型年金险藏“花招” 业内提醒… 38%的老年人会后悔购买某款保健品 … 405家A级景区被取消等级 金字招牌… 武汉抽检379批次自行消毒餐饮具43…
推荐文章
欧空局未来三年重点投资深空与月球… 补给舰首次接受民船补给 “随营军校”加速孵化新型战训人才 强军路上,树起“生命线”的时代标… 打造“空地一体”的战斗小组 当海军10950天,老兵第一次登上军… 北约实战部署“联合地面监视系统” 武器进口变出口 印度转型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