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假货网店主恶意投诉正品商家 被判赔偿210万元
发布时间:2019-01-25 16:23 | 来源:中国新闻网


  淘宝网上卖假货的店主,为了打击同行业竞争者,恶意投诉淘宝网上其他卖正品的商家。24日,杭州互联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了一起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王某和江某在淘宝开设有网店,主要经营运动服饰、运动鞋类等运动产品。商标系某公司持有,王某卖的是该品牌的海外直邮正品,而江某卖的则是假货。2016年12月,王某经营的淘宝店铺遭到江某投诉,淘宝公司根据投诉,删除了涉案商品的商品链接。

  2017年1月,王某向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平台提出申诉,经平台审核,申诉成立,恢复了涉案链接。随后,涉案淘宝店铺又受到江某发起的反申诉。这回,江某还伪造了商标权利凭证和相关印章。

  阿里巴巴知识保护平台根据反申诉认为王某申诉不成立,判定王某经营的涉案淘宝店铺售假,按照售假进行处罚,删除涉案商品链接,并对涉案淘宝店铺进行了降权处罚(指商品搜索排名靠后),直至开庭之日,该处罚尚未撤销。

  案件宣判现场。 胡哲斐 摄

  由于降权处罚不可逆,所以王某的店铺生意遭遇“滑铁卢”:2017年3月,店铺营业额还有800多万元,而到了次月,直接下跌到了400多万元。因此,王某要求被告江某赔偿因商品链接被删除造成的经济损失共计800万元及合理费用3万元。

  经审理查明,江某为被控投诉的主体,被诉投诉行为不具有正当性,王某和江某为直接竞争关系,已经导致王某及其经营的淘宝网店遭受了实际损失,故江某的恶意投诉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法院认定被告江某承担赔偿责任,赔偿原告王某经济损失210万元(包括原告王某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并驳回原告其余诉讼请求。

  据该案承办法官叶胜男介绍,本案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后,杭州互联网法院首例因恶意发出错误通知,造成平台内经营者损失故而承担赔偿责任的判决案件。

  “目前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已经深度融合,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带来了深刻影响,应当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支持、鼓励、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新动力、新动能。”叶胜男说。




责任编辑:王蓬蓬
最新文章
北京涉非法“一日游”投诉同比下降… 物业费捆绑电梯卡 物业装"梯控"… 猪肉批发价回落 "组合拳"下明年… 携号转网闯关三难点 靓号转网难怎… 万能型年金险藏“花招” 业内提醒… 38%的老年人会后悔购买某款保健品 … 405家A级景区被取消等级 金字招牌… 武汉抽检379批次自行消毒餐饮具43…
推荐文章
欧空局未来三年重点投资深空与月球… 补给舰首次接受民船补给 “随营军校”加速孵化新型战训人才 强军路上,树起“生命线”的时代标… 打造“空地一体”的战斗小组 当海军10950天,老兵第一次登上军… 北约实战部署“联合地面监视系统” 武器进口变出口 印度转型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