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刘斯会: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取消了我国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不超过51%的限制。今日,本报聚焦外资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方面的开放程度,采访业内专家学者进行深度解读。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指出,2020年取消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寿险公司外资持股比例不超过51%的限制。金融行业对外开放加速,而内资金融机构则纷纷上市、并购或增资,应对挑战。
《证券日报》记者据证监会网站统计,今年以来,证监会核准了3家基金公司设立,2家外资券商设立。目前已经有7家基金公司、3家证券公司和2家期货公司股权变更获批,此外,17家基金公司、6家证券公司和3家期货公司变更5%以上股权及实控人申请排队待批。
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长期来看,取消外资持股比例限制,不会对行业形成冲击,良性竞争反而会促进行业更加高质量发展,促使内资机构更加强大。越早迎合新的市场生态做出战略调整的管理机构收益将越显著。
推进国内资本市场改革
博时基金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取消外资51%持股限制,是金融行业对外开放重中之重环节。金融开放将带来国外大量的资本、成熟的投资理念以及多年的发展经验,而这些无疑将显著推进我国资本市场改革。
国元期货董事长洪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取消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将对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短期内会增加国内期货公司的压力,但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样不可忽视。“外资比例上限放开将促使期货公司提升自身技术、管理及制度建设。另外,从监管角度来看,在与外资期货公司的磨合中,国内监管机构也会从监管手段、制度和理念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市场管理水平。最后,内外资的合理竞争,将会使双方在竞争中共同提升。”
“期货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开放是其内在要求。近年来,原油、铁矿石、PTA等期货品种国际化不断推进,逐步放宽期货公司外资持股比例上限,势必带来大量境外投资者的涌入,这将进一步加速期货品种的国际化,极大活跃国内期货市场。”洪明如是说。
联储证券首席投资顾问胡晓辉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来看,取消外资持股比例限制,不会对行业产生太大冲击,长期来看内资机构可能会越来越强大。“从国外2500多家证券公司来看,有能力到中国开展业务的并不多,不会呈现蜂拥而至的场景,从业务上来看,证券行业还有很多的局限性,所以外资进入不会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冲击,反倒会带来更多先进理念,会促进行业发展。”
内外资金融机构抢滩布局
今年以来,外资在金融领域的布局也在加速,8月份,摩根大通竞得上投摩根基金2%的股权,若无意外,摩根大通将持有后者51%的股权,成为绝对控股股东,而上投摩根也将成为中国公募基金行业里第一家外资绝对控股的基金公司。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8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26家,其中,中外合资公司44家,内资公司82家。《证券日报》记者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11月10日,13家公募基金公司外资机构持股49%(包括上投摩根基金),距外资控股只差两个百分点。
券商行业中,自去年11月份,瑞银集团增持瑞银证券股比至51%获批后,外资控股券商数量迅速增加。今年3月份,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和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设立申请获批,11月份,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和高盛高华证券两家券商变更5%以上股权及实际控制人的申请获得证监会受理。若两家股权变更申请获批,国内外资控股券商将达到5家。
此外,在外资券商“鲶鱼效应”下,券商行业通过并购重组来实现做大做强将成为潮流。今年5月份,天风证券宣布拟收购恒泰证券29.99%股权;10月底,中信证券发行股份收购广州证券顺利过会;11月份,又有华创证券并购太平洋证券公告发出。
“证券行业的整合还会持续,不一定是外资参与。”胡晓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自去年6月份以来,已有数家外资机构申请提高持股份额,也有数家申请设立独资证券,目前也都在筹备中。
今年以来期货公司也迎来上市潮。今年8月份和9月份,南华期货、瑞达期货先后在主板上市。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至10月底,国内有149家期货公司,其中鲁证期货、弘业期货早已在港股上市,另有16家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另外,今年瑞达期货全资设立瑞达基金的申请获证监会核准。
博时基金上述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将带来市场生态的显著变化,首先,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比将提升;其次价值投资风格将更为主流;另外,被动产品或期权衍生产品将增加。“面对新变化,如果还是单纯依赖过往的投资风格和产品体系,管理机构将逐步丧失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且还将面临未来进入市场的国外知名管理机构的激烈竞争;而在未来更为蓬勃发展的A股市场大背景下,越早迎合新的市场生态做出战略调整的管理机构则越会收益显著。”(见习记者 吴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