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11月29日电 为强化有志于报考选调生的学生骨干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学习如何将城市治理理论付诸基层实践,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青苗计划”调研一组学员一行,在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长聘教轨助理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双聘研究员潘浩之的带领下,对上海市虹口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智慧城管”城市数字化治理案例进行了实地调研。
近年来,上海通过实施颁布一系列措施政策全方位提高城市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大幅提升人民的生活幸福感和安全感。以上海市虹口区的城市执法为例,虹口区将“科技+制度”结合,运用各种科学技术,将城市管理信息化,智能化,从现代化角度探索超大城市的治理之道。
调研过程中,虹口区城管执法局副局长杨光华详细介绍了虹口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以及城市管理基本背景,并强调城市治理的标准化、智能化、精细化要求和目标。信息化负责人李兴敏向学员演示了以网上勤务、网上办案、网上督察、网上诉处、网上考核“五个网上”及GIS地图指挥平台、数据信息智能处理七大模块组成的“智慧城管”智能化系统。充分了解虹口区的数字化治理模式后,学员在勤务科科长李二虎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地考察了虹口区智慧执法全过程以及“一店一码”等数据档案的现实运作情况。
上海交大学生到虹口调研“智慧城管”城市数字化治理案例
学员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相关城市数字化治理理论的学习,从智慧执法的管理和应用两个方面入手,和城管执法局相关人员展开了深入探讨。
充分发挥扁平化优势,增强执法时效性。在管理方面,针对学员提出的智慧执法过程中各部门职能如何协调配合的问题,工作人员强调,“智慧城管”智能化系统充分发挥了扁平化优势,有助于执法人员及时、精准地处理和解决问题,有助于执法时效性的增强,进一步提升了居民对于城管执法的满意度。
依托5G优势,助推执法规范化智能化。在应用方面,工作人员以“规范化”和“智能化”为关键词回答了学员“5G网络如何应用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疑问。“智慧城管”智能化系统依托5G优势,一方面通过自动抓拍等方式实现证据获取的智能化,大幅提升执法效率,另一方面以智能派单方式记录案件处理全过程,以智能手段切实保证过程规范、群众满意。
研讨会现场。图片均由方书伟摄
针对城市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城市”精细治理,学员们提出了三点主要感想:
第一,学以致用,以科研成果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在参与调研的学生中,有多名怀有走入祖国各地服务基层抱负的上海交通大学理工科本科生与研究生,他们分别来自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院系。通过调研,他们切实体会了到所学的专业知识对推动数字化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在学校中获得的科研成果对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助推作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冀新波参与的“大变形温轧对超细马氏体组织结构、变体规律以及力学性能的研究”为城市基建提供了清洁高性能的钢材,从“制造”到“智造”,大大减少了原辅料及能源消耗,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远景早日实现,参与的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难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深度氧化设备大型化关键技术研究”更是直接助力城市水资源治理。
第二,知行合一,将“智慧城市”推广到基层大地。组内多位学员来自祖国中西部地区,他们志向在毕业后回到家乡基层,以所学所获更好建设家乡,为人民服务,为国家献力。在实践过程中他们了解到,虹口区城管执法局“智慧城管”平台的建立运行成本较低,是一种可供欠发达的中西部基层地区借鉴的治理模式和治理理念。为此,学员们表示自己将来走向基层工作岗位之后,将学以致用,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因地制宜将“智慧城市”推广到祖国基层大地,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走进基层,学习基层治理如何与时代接轨。作为上海交通大学的在校学生,学员们在平时学习中较少拥有实地接触和了解基层治理的机会。本次虹口区城管政执法局“智慧城管”城市数字化治理最佳案例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员们提供了一次走进基层,学习基层治理与时代如何接轨的宝贵机会。通过调研学员们意识到,基层治理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学员们作为国家选调生的后备军,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学习新方法、运用新科技,以信息化、智慧化的理念和手段不断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据悉,此次实践是上海交通大学“青苗计划”针对志向选调事业的学生骨干组织的基层治理调研学习活动,不仅深化了学员们对于基层治理的理解,更进一步坚定了各位学员在未来选择基层服务工作的志向和意愿。
学员们纷纷表示,虹口区“智慧城管”智能化系统以科技赋能城市发展,助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治理模式对自己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基层工作需要与时代接轨,作为未来有志于前往祖国各地基层工作服务的上海交通大学学子,将不断提升各方面综合素质,为日后更好为人民服务做好准备。(龙丹婷 陈瑀 孔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