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和抓手,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引擎。2017年我省围绕做好“三篇大文章”,“五头五尾”谋划和加强产业项目建设,开复工5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29272个,其中亿元以上5562个、10亿元以上544个,“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改造升级“老字号” 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围绕装备、能源、石化、食品等“老字号”,我省谋划生成用先进适用技术以及信息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项目,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面对新兴的市场主体和世界名牌名品的竞争,老字号企业必须扎实推进产品、技术、商业模式创新,在研发创新上下功夫,把原有的老字号单一看家产品进行延展,增加其附加值。”哈尔滨秋林里道斯食品公司总经理林珈旭说。秋林里道斯2017年与京东合作,尝试性地在红肠项目上合作了一个单品项目,第一年销售额就突破了1000万元。今年秋林里道斯将投资1500万元与哈工大博实等科研企业合作,投放自动包装线项目,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包装“老字号”产品。
传统“老字号”升级改造号角已经吹响。装备工业,依托哈电集团、一重集团、齐轨交通公司、哈飞集团等老企业,实施哈电集团核电汽轮机核心能力建设和哈飞集团Y12系列飞机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我省有基础和竞争优势的电力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汽车、高档数控机床、农机装备等产品改造升级步伐;食品工业,依托秋林、老鼎丰、哈肉联等“中华老字号”企业,加快传统工艺技术改造升级,提高企业在高品质食品领域的竞争力;能源工业,依托大庆油田公司、龙煤集团等企业,围绕提升质量、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安全生产等方面,加大改造力度,促进企业提质增效;石化工业,依托大庆石化、大庆炼化、哈尔滨石化等企业,调整存量装置产品油化比,进一步优化炼化加工企业产品结构,提高基础化工原料比重。
通过改造升级,“老字号”正在焕发新活力。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其中装备工业增长15.8%,食品工业增长5.8%。
深度开发“原字号” 打造“头尾呼应”全产业链
找准“原字号”输出多、产业链和价值链还停留在中低端的症结,我省围绕深入开发“原字号”,落实“五头五尾”,积极谋划标志性的大项目,提高资源精深加工比重,增强市场竞争力。玉米产量大但深加工能力弱的问题一直是制约我省农业提档升级的主要因素。象屿集团按照一个园、一条链的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战略谋划的玉米深加工项目,在富锦、北安、绥化等地遍地开花。据富锦象屿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信平介绍,投资近40亿元、年处理能力150万吨的绥化玉米深加工项目是象屿集团目前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去年7月开工建设,预计今年10月底完工生产。象屿目前已吸引多家行业知名企业洽谈、落户富锦、北安产业园区,涵盖生物饲料、药品、大豆蛋白加工等十几个产业项目,形成上下游配套,大龙头带动一批小龙头的发展格局。
把“头”放大、把“尾”拉长,“五头五尾”产业项目层出不穷。我省抓好以大庆石化千万吨炼油扩能改造等石油精深加工项目为重点的“油头化尾”,继续加大力度向国家争取将大庆列为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抓好以大型清洁高效坑口电站、现代煤化工为重点的“煤头电尾”“煤头化尾”,在双鸭山、鹤岗等市地布局现代煤化工基地,推动在建的稳定轻烃、焦炉煤气制天然气等煤化工项目;抓好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为重点的“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梳理“食尾”产业链,重点推进飞鹤山羊奶乳品加工、大庄园实业种养殖加工全产业链、虎林福娃食品稻米食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梳理“工尾”产业链,加快建设中粮、象屿玉米深加工等重点项目,提高粮食精深加工比重。
围绕“煤头化尾”“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等,我省谋划“十三五”时期重点实施项目251个,总投资2272亿元,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培育壮大“新字号” 向新增长领域拓展
产业项目建设是振兴我省实体经济的关键,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则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头戏”。我省加快实施《关于培育壮大“新字号”的若干意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向新增长领域拓展。
落实“中国制造2025”,大力发展“大智移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打造哈尔滨云计算产业集群,开展云服务示范应用;打造哈尔滨机器人产业集群,依托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加快关键技术和新产品研发,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打造齐齐哈尔重型数控机床产业集群、鸡西—鹤岗石墨新材料产业集群、大庆高端石化产业集群、哈尔滨—齐齐哈尔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哈尔滨—大庆生物医药产业集群。2017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4210.6亿元,增长10.4%。其中生物产业完成投资1500.7亿元,增长28.6%;新能源产业完成投资241.2亿元,增长4.3%;新材料产业完成投资308.1亿元,增长29.9%。(记者 谭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