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 陈川 通讯员 穗文考)广州考古又有重磅发现!继大佛寺南院建设工地发现逾百件晚唐陶器后,记者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解放中路一带考古也发现大量晚唐陶瓷器和丰富的晚唐五代至宋代建筑基址,本次发掘面积达800平方米,是近年广州城市考古发掘面积最大的项目。出土2000余件晚唐文物,在数量上仅次于南越国宫署遗址。
遗址所在地晚唐或为珠江水道
此次考古发掘现场位于解放中路以东、惠福东路以南的安置房建设工地。10日下午3时许,记者在大雨中来到现场,看到被围蔽的工地挖掘现场深达数米,其中可见层次分明的建筑基址、灰坑、水井、路面等遗迹。
10日下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易西兵在解放中路现场讲解本次考古挖掘“内幕”。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 摄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易西兵介绍,配合解放中路安置房项目工程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从2018年8月起对工程建设范围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考古发现唐、五代、宋、明、清时期文化遗存,清理建筑基址、灰坑、水井、路面等遗迹,出土了丰富的晚唐、五代南汉及宋代遗物。
本次考古发掘表明,遗址的文化层堆积最厚超过6米,自下而上包含晚唐、五代南汉、两宋、明清及民国等各时期的堆积。遗址表面可见大量白色贝螺残骸,最下部为灰黑色河相淤积堆积,平均厚度近2米,淤积堆积下部是五花土原生堆积,表明遗址所在区域历史上长期为河涌或湖泊,晚唐时很可能是珠江水道范围。“我们现在站的地方,一千多年前可能是珠江。和现在距此900多米的珠江河道对比,就可以想见广州城市历经千年沧海桑田的变化”,易西兵分析道。
根据考古发现,遗址中宋代建筑基址相当丰富,多为砖砌墙基,部分残高将近1米,有的经过多次加固修葺,有的延用至明代或更晚时期。易西兵告诉记者,在遗址范围还发现了近40眼晚唐五代至民国时期的水井,现场基址中显眼的五六个圆形坑洞就是部分水井遗迹,反映了这一区域自晚唐以来,逐渐从河道转化为人类密集的居住地和商业地。
考古工地全景照。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 翻拍
出土十几只晚唐木屐,为历年广州考古之最
在考古现场,记者先睹为快,看到展示的数十件出土晚唐陶瓷、木屐、算珠、鹿角和牛、猴等动物骨骸遗物,其中不乏形制完整、造型精美的陶瓷器物,尤其是保存完整的木屐、算珠等,引起在场观者的惊叹。易西兵说,本次出土的晚唐遗物数量在广州城市考古工作中仅次于南越国宫署遗址,除展出的少部分之外,大量文物已经被转移至文物库房保存。
数十件出土晚唐陶瓷、木屐、算珠、鹿角和牛、猴等动物骨骸遗物在考古现场展示。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 摄
易西兵介绍,出土文物中有陶或青釉罐、执壶、碗、烛台、杯、器盖、算珠,木屐、盘,以及瓦当、石器、铜器等。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出土的10余件晚唐木屐,数量为历年广州考古之最。“木屐是常见的古代器物,在西关穿着木屐走在麻石路上,是非常具有广州特色的生活形态。但木屐在南方的保存很难,所以这次非常难得,历经1000多年,其中多件仍基本保存完好。从这些出土木屐看,底部的木齿已有磨损,说明是已经使用过的,看磨损的痕迹,还可以推测出主人可能走路内八字”,易西兵解读道。
晚唐木屐保存完好,鞋头还有类似“如意”的花纹雕饰。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 摄
唐代建筑遗迹莲花瓦当,具有艺术美感,至少证明唐代随着城市的扩展,这里开始逐渐从水域转化为人类居住地。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 摄
算珠精美完整。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 摄
挖掘出10多件陶瓷烛台,据考古专家猜测是当时大户人家使用或者供外销和商业。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 摄
莲花纹陶瓷插座很精美,据考古专家推测可能是古人放在室内用来插柱围障的。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 摄
专家:为“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提供佐证
广州是历经2000多年不衰的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唐宋时期是广州城市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易西兵表示,本次考古发现为探索唐代广州城西的人类生活和商业面貌、历史地理环境特别是珠江岸线变迁,以及唐宋广州城市发展和功能布局提供了重要的考古材料。
遗址处于唐代广州城西南、宋代广州城西城东部,再往西是唐宋时期的蕃坊,蕃坊是当时外国商人在广州聚居并从事商业贸易的地方。本次出土的大量器物中,初步判断陶瓷器来自水车窑、曾边窑、封州窑和长沙窑、邢窑、越窑等多个窑口,说明当时许多窑口的瓷器大都是通过广州转运到海外。此外,这次发现的比较精美的大型陶瓷烛台,在以往的发掘中并不多见,推测与当时广州的外销贸易或商业有关。易西兵认为,这些都进一步佐证了唐代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并可证实当时广州城市的商业繁华。
易西兵表示,接下来最迫切的任务是整理、研究本次挖掘的出土文物,待将来时机成熟时,通过博物馆展示给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