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是20世纪中国画大师、美术教育家、画学家。2017年,适逢潘天寿先生诞辰120周年,“民族翰骨——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在宁海、北京等地连台上演。5月2日,纪念活动的重头戏“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纪念大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还有五场“潘天寿与文化自信”主题学术研讨会同时进行。
感受大师的高风峻骨
展览由“高风峻骨”、“饮水生涯”、“一味霸悍”、“奇崛明豁”、“雁荡山花”、“守常达变”等六个板块构成,并将展厅打造成庙堂、回廊、讲坛、碑林、高台、书斋六种意象,与相应的主题配合。所展出的潘天寿作品约120件,将大师的生平事迹、艺术发展、艺术特点、教育贡献等多个方面呈现在观众面前。
本次大展中,最能代表潘天寿艺术水平的是“一味霸悍”和“雁荡山花”两个板块。“一味霸悍”的展厅意象是“碑林”,一幅幅高轴大卷如丰碑一般林立在展厅中,给人以仰之弥高之感。“一味霸悍”是潘天寿所坚持的艺术准则,本版块重点展现潘天寿作品的笔墨成就。透过他的笔墨,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思潮和民族精神。
“雁荡山花”板块的呈现方式别出心裁,展厅中央布置了类似观景平台的装置,展出潘天寿多次到雁荡山写生的成果,展示了潘天寿“传统出新”创作之路的思想轨迹和实践求索。潘天寿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登山临水,深入雁荡山,创作了一系列标志他风格转型的作品。包括《雁荡山花》、《小龙湫下一角》等杰作。
名家评说
气可撼天地 大师从未远去
许江:“潘老的骨气、雄浑、沉郁,养育一代代国美艺者的心胸”
“在杭州南山路的中段,坐落着潘天寿纪念馆。中国美术学院每年新生的第一课,就是参观纪念馆。”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说,潘天寿是中国现代绘画的一代大师。“他那强劲雄武的用笔、简约放怀的用墨、一味霸悍的气势、立险破险的构图──宛如高悬在天、铭刻在心的文化读本,养育一代代国美艺者的心胸。”
“潘老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开创者,中国的中国画教育和书法教育事业的奠基者。”潘天寿一生两度担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在中国绘画面对西风东渐的挑战之时,力挽狂澜,以宏博的视野和坚定的毅力,建构起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艺术教育体系中得以教习与传承的人文系统,奠定了当代中国艺术自我更新的重要意识基础。
许江说,潘天寿的珍贵之处,第一在骨气,第二在雄浑,第三在沉郁。尤其是第三点,往往为人所忽略。“我们透过他的磅礴气势,可以看到一代词人沉郁的情怀。潘老的诗、书、画都达到高峰,所以他是将诗、书、画融于一身的中国传统意义上最后的一代大师。”
范景中:“潘天寿是不为面包,不为心灵的‘士人画家’”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史论学者范景中说,在艺术的殿堂里,居住着三类人:一类人为了面包而艺术,即工匠画。一类人为了心灵而艺术,这就是所谓的文人画。还有一类人,他们处在特殊的时代,怀着一种抱负、一种情结,会把他们的艺术变成一种另外的东西。这既不是为了面包,也不是为了心灵,而是强烈地用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取向。“这种艺术家非常特殊,我认为潘天寿就是这么一位特殊的艺术家。”
范景中把潘天寿归为“士人画家”,我们从他的形式中能够看到八大、石涛甚至于浙派画家的光彩,有时他的用笔比他们更加雄健更加豪放。“可让人觉得神奇的是,他的画面却给人以一种毫不松懈的感觉,同时又有一种细腻的历史感以大气深阔的气象磅礴开来。”因此,我们能从他的画中看到一些先贤的身影。但潘天寿的胸襟,绝非区区的门户所能牢笼,他颖识通达,不会以一己的趣味、偏见和私心,去挟制我们的艺术史。“从这一点来讲,我们了解了潘天寿的胸怀,就知道潘天寿的文化自信是多么博大、多么精深。”
潘公凯:“强悍的内心,与艺术的敏感兼顾而平衡”
作为潘天寿的儿子,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潘公凯目睹了大师的生活历程,整理了他遗存的资料,也一直尝试去理解父亲。“在理解的过程中,使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他的人生态度、人生底色。”
潘公凯说,潘天寿的生活非常简单,一辈子都像一个农民那样生活着。“他吃的东西非常简单,早上就是烧饼油条,中饭、晚饭喜欢吃炒年糕。”潘天寿还是非常刚毅大胆的人。抗战时期,每当日军轰炸,众人都逃到防空洞避险。潘天寿却觉得防空洞太闷,不肯进洞,就在旷野上走来走去,眼看着飞机投弹,也气定神闲。
除了朴实、强悍的一面,潘天寿也有非常敏锐的地方,即对美的敏锐、对形式的敏锐。“在绘画史上,有这么少数几个人对形式的敏锐性是有出众的才华的,一个是八大,我想另外一个就是潘天寿。他们对于形式的这种敏锐性是天生的。”此外,潘天寿的诗歌里也体现了一种细腻的美的境界。在潘天寿身上,雄阔而坚强的内心和非常细腻的感受,二者能够兼顾而平衡,这是非常幸运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