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于非闇《红杏枝头春意闹》1955年 无论如何说,收藏家都是最为挑剔的一族。但在收藏家眼里,工笔画的细腻、严谨,工笔画的精致、典雅,都不得不令他们赏心悦目。即便一个没有受过任何艺术陶冶和美学训练的人,也会为工笔画的唯美而留连忘返。在艺术品市场上,不仅古代工笔画家的作品倍受青睐,当代工笔画家林凡、何家…
于非闇 《红杏枝头春意闹》 1955年
无论如何说,收藏家都是最为挑剔的一族。但在收藏家眼里,工笔画的细腻、严谨,工笔画的精致、典雅,都不得不令他们赏心悦目。即便一个没有受过任何艺术陶冶和美学训练的人,也会为工笔画的唯美而留连忘返。在艺术品市场上,不仅古代工笔画家的作品倍受青睐,当代工笔画家林凡、何家英、江宏伟等,亦同样有着极高的收藏人气。有种种迹象表明:在收藏市场尚处在严冬的眼下,工笔画的春天即俏然来临,或将成为吸引场外大资金进入收藏市场的主力板军。
市场热捧:工笔画天价作品不断涌现
2015年10月7日,一幅由郎世宁等画家创作的清乾隆《纯惠皇贵妃朝服像》工笔画以1.1亿元的天价成交,成为艺术品拍卖排行榜上单品成交价格最高的作品。短短十几年,工笔市场已经步入了“亿元时代”。
实际上,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工笔画是涌现天价作品最多的书画品种,以郞世宁、仇英、陈洪绶等为代表的古代工笔画家和以于非闇、张大千、谢稚柳等为代表的近现代工笔画家,历来是藏家追逐的热门。
近现代与当代板块,张大千、何家英、周彦生、刘紫岗等画家的工笔画作在拍卖市场上亦屡创新高。中国嘉德2013年春拍会上,张大千的《红拂女》拍出7130万元的天价,何家英的《淑女像》曾在2011年以759万元拍出。就连有后起之秀(其实已入不感之年)、黑马之称的刘紫岗,一幅”色即是空”的镜心,竞在某次拍卖会上拍岀184万的高价。
工笔画究竟怎么了?在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收藏市场却一支独秀,这不能不说是收藏市场的成熟和理性的回归。
在眼下这个浮燥得不能再浮燥的社会,由于工笔画创作周期长,真正称得上大家的并不很多,其称得上精品的又少之又少。与写意画相比,其成交率和成交价步步高早已被市场认可,即便同一位画家,其工笔画的价格至少在写意画价格的五倍乃至十倍以上。从艺术和社会关系的角度,工笔画这个在数千年里代代相承、不断演变的体系就肇始于以线条勾勒、设色渲染的绘画样式,其实早就奠定了中国绘画语言的特质,也早已留下了中国绘画的基因。正因如此,工笔画不仅代表着中国画的过去,也代表着中国画的未来,更体现着中国画的价值和中国画的品味。当然也体现着的审美和诉求。
理性回归:工笔画真正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资本的意志决定市场的活跃程度。古代工笔画的高价格基础早已奠定,而新工笔作品价格,在2014年走出一波逆市上扬的行情。一时间一副当代工笔作品动辄几百万,甚至早已超岀明清书画之势。面对收藏市的乱像,有人抱怨“画也不会画了,字也不会写了。”
萝卜快了不洗泥。在过去的十几年,随着书画市场的价格飙升,有人从中看到了商机大赚了一笔,而更多的则是不知薡蕫。画家没文化底蕴,藏家真懂书画的又不是很多,-些混进进书画队伍的官员书画字,正是因为有着实力派画家沒有的头衔,草草几笔的所谓写意,动不动就是上百万元,而那些土豪花了上百万将一副废纸捧在手里当宝贝,还一边沾沾自喜自认为捡了便宜。
一些半路出家的书画家更是为了提高身价故弄玄虚,将好端端的书画作品弄得不伦不类,以此达到众人皆醉我独醒标新立异的审美诉求。
2015年的经济严冬尚未退去,书画市场立即搭上了这辆江河日下的过山车。经济泡沫的破灭让往年炙手可热的书画作品已变得‘有价无市’,一些通过人为炒作披上皇帝的新装,以高姿态占据书画市场多年的老艺术家也失去了人为的追捧纷纷被打回了原型。
上周末在好友的带领下,作者参观了宋庄等多个北京周边书画市场,往年以礼品收藏为主的大量画廊如今已门可罗雀,似乎所有古玩书画市场都出现了关门打样的事态。一些质量可观的工笔画作品批量甩卖,甚至连本钱都不够。记者随后与一家仍然坚守阵地的画廊老板闲聊,他告诉我们今年他刚低价收了一批工笔画作品,本想趁着过年小赚一笔,结果往年生意火爆的画廊今年却无人问津,一些小画家连温饱都没法解决,迫于压力只好纷纷转行。就连一向以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琉璃厂,人气也少了许多。
收藏市场究竟怎么了?用业内藏家曾经岀任过北京拍卖行总经理王明亮的话说:这是市场的理性回归。正是因为市场的理性回归,象刘紫岗和张桂枝这样真正有实力的工笔画家的作品,价格才能够从根本上得以体现。
价值洼地:工笔画仍有极大的收藏空间
中国画讲究神韵之美。工笔画以精谨细腻的笔法刻画事物,工细逼真,呼之欲出;写意画则用简练概括的笔法描绘事物,纵笔挥洒,墨彩飞扬。一个精雕细刻,一个轻描淡写,将中国画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事实上,不但全国美展中工笔画所占席位越来越多,就连美院学生的报读方向,学工笔画的人也是比学写意画的人多得多。甚至在艺术品市场上,追逐工笔画的人同样也更多。对此很多人都认同这样的一个观点:“中国画缺少写意的精神和写意的面貌,将失去中国画的精彩。”
好的工笔画,站在它的面前,你都会不自觉地忘了它是一幅工笔画,因为它给人的感觉很轻松、很写意。就像跳芭蕾舞,许多的高难度动作让你意想不到,简简单单转个身,其实背后藏着不少工夫。
正如广州美术馆馆长卢延光所言:现在工笔画受追捧,这跟全民审美也有关系。工笔画受众面相对比较广,比较容易为人所接受,有没有文化的人看了都觉得好看,很细腻、很精微。这体现在艺术品市场上,的确最受追捧的就是工笔画。很多外行的投资者,看不懂写意画,觉得工笔画花了那么多功夫,花大价钱买下来肯定比写意画值。
有人说中国的艺术品收藏市场,已经告别了昨天,不是靠几位富豪能够拉得动的牛车,也不是仅凭一些自称专家的商人们,用嘴巴能够忽悠起来的市场。也有人说中国的书画市场和中国的经济市场是息息相关的。中国经济在持续快速的增长过程中,必然带动中国书画艺术品市场价位的不断增长。太多的两难,太多的抉择,买家从盲目跟风到杯弓蛇影。买家既没有关注艺术品的大钱,市场上也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大货。偏离市场正常发展的逐利心理和为数字欣喜的面子工程,种种原因导致了工笔画价格的大幅缩水。可以说,目前工笔画仍在价格洼地。
即便如此,蘇富比、佳士得的生意仍然红火,而每一场成交的性价比明显高于国内。不管你是否认可,当代工笔画家林凡、何家英、江宏伟、刘紫岗、周彦生、张桂枝、苏百钧等的工笔作品依然供不应求。打铁还需自身硬,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画功才是收藏价值的制胜法宝,即便没有名气的工笔画作品如果内容精致,在国内依然能够卖出好的价钱,那原因只有两个字: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