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01月30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法制与新闻》官方网站
十九大·解读|专家剖析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内涵
发布时间:2017-11-10 09:41 | 来源:法制日报——法新网


   □十九大·解读

    对话动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过去五年,我国在法治宣传教育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在已有成绩基础上,如何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求?《法制日报》记者就此与权威法律专家展开了对话。

    对话人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              马怀德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  莫纪宏

    法新网记者                      韩丹东

    法新网实习生                    李文冠

    一字之差反映普法工作理念之变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法治宣传教育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莫纪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有了进一步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法制宣传教育”改为“法治宣传教育”,虽然是“制”和“治”一字之差,但反映了普法工作理念上的变化。2015年,我们顺利完成了第六个五年普法规划的实施,取得了巨大成绩。网上普法工作得到了很大发展,一大批普法网站出现。2016年是第七个五年普法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七五”普法规划将党内法规的宣传纳入了五年普法规划。今年,中办和国办又联合发布了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意见,有力推进了法治宣传工作。

    马怀德:在过去五年里,全民普法实际上是从上到下的,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各级党委政府都在努力。在全民普法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第一就是中央高度重视,中央不仅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民普法这一要求,而且部署了具体任务,主要任务就是做到全民普法,做到领导干部和青少年学法用法。2016年3月,中组部、中宣部和司法部以及人社部印发《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对领导干部的要求、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要求,比如把宪法法律列为党校、行政学院等机构的必修课,要作为党组(党委)中心组学习的主要内容等,抓住了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各级党委政府也都是这样做的。

    第二是在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方面有了新的进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抓住了主要负责人,中央专门下发《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在这个“规定”中强调普法,特别是提出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也是党政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这有力推动了全国各地在法治宣传教育方面的工作。

    第三就是教育系统的努力,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在这五年里得到了极大的重视。一方面,教育部和全国普法办发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另一方面,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主要为了提高法治教育的系统化、科学化水平。此外,教育部组织编写了《道德与法治》中小学教材,这个教材是必修课教材,此举对青少年普及法律常识、普及法治理念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还有,我们每年利用国家宪法日这一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普法活动,包括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宪法宣誓等,营造了法治氛围、普及了法律知识、增强了全社会的法治观念。

    在全民普法方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级党委政府努力推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法治文化体现法治理念和精神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内涵?

    莫纪宏: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由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群众性的普法宣传设施设备、关于法治宣传教育的制度规范等构成的,有利于法律实施的社会心理支持力量,属于文化的重要内涵。法治文化改变了传统文化中不重视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中作用的社会心理倾向,形成人人遵从法律的意识,创造出有利于法律实施的社会氛围。

    马怀德:我认为法治文化实际是文化的一种。文化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它包含了很多因素,法治文化就是体现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能够促进法治进步的一种文化现象。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我国特有的,其形成和发展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道路及相应的文化现象等;另一方面是在法治领域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的一种文化。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做了相当大的努力。比如,十八届四中全会规定了宪法宣誓制度,要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就是营造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一种具体形式。再比如,浙江省杭州市建立了“五四宪法”资料馆,这实际上是一个纪念馆博物馆,也是营造法治文化的非常重要的载体。还有很多单位很多地区设有法治广场、宪法大道等。这种有形的载体可以提醒人民群众法治的重要性、宪法至上性并营造出一种法治氛围。另外,组织青少年参观法庭、组织学生旁听案件审理,这也是一种法治文化的熏陶。人们在这样一种氛围里长期熏陶,就会形成一种法治信念,就会自觉形成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这就是法治文化的重要性。

    巩固普法成果增强社会法律意识

    记者: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大会上强调,“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如何认识宪法意识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体系中的地位。

    莫纪宏:依宪治国的重要意义在于提高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宪法意识。强调依宪治国和建设宪法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可以抓住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核心,确立法治文化的主干宪法文化、宪法意识、宪法素养、尊重宪法权威和保障人权的法律意识,推动法治建设。

    马怀德:法治的核心是要制定良好的法律,得到全社会的一体遵循。如何能够制定出良好的法律,并且使得这个良法实现善治,就是要形成“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对宪法法律的重要性的认识或者强调,实际上是一以贯之的,他在很多场合都讲到要树立宪法法律之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这也是宪法法律至上实际上所强调的。

    记者: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我们下一步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莫纪宏: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加强普法工作和提高社会公众法治素养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要求,目的在于通过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建设,巩固普法和法治宣传教育的成果,增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提高宪法和法律权威,推进法律实施。

    马怀德: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我觉得要多管齐下,在长期和短期的各个方面都要做出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努力营造形成一种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就是营造这样一种法治氛围,形成这样一种法治文化环境,提升全社会的法治观念。



责任编辑:高翔
最新文章
共享经济消费维权痛点咋消除?专家… 十九大·解读|专家剖析社会主义法… 个人破产本质上是宽容创业失败 利… 专家剖析反腐趋势:保持高压 聚焦基… 用容错纠错机制为改革护航 机器人法官断案,你放心吗? 让“权力掮客”无立足之地 坚定道路自信,改革永无止境
推荐文章
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一百零九次委…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 最高检对张文中案顾雏军案同步审查… 公安部:严肃追责赌博幕后保护伞 打… 最高检已纠正7件涉产权刑事申诉、… 公安部党委召开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 最高检:谨防假冒检察机关实施电信… 曹建明:坚决拥护党中央关于宪法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