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01月30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法制与新闻》官方网站
看电影反思上访闹剧之规避
发布时间:2016-12-05 15:42 | 来源:法制日报——法新网


 胡 勇

  从消除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减少上访隐患着眼,《我不是潘金莲》故事尽管是虚构的,但其教训值得人们反思。

  近日公映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讲述了农村妇女李雪莲因为不服法院对其离婚案件的判决而不断上访的故事。故事中,李雪莲诉请法院认定其离婚是虚构,并对弄假成真的前夫的欺骗行为予以惩戒。然而,由于证据不够确实充分,其诉求未获法官支持。于是,李雪莲便从基层法院到县政府、到市政府、到北京,使上访不断升级,最终以其前夫死亡而告结束。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观众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依不同标准对电影的成败得失和是非曲直得出各自结论,并由此获得些许启发和教益。然而,从本质上看,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涉诉上访故事,所有情节都围绕如何对待上访人、如何处理上访问题而展开。因此,从消除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减少上访隐患着眼,《我不是潘金莲》故事尽管是虚构的,但其教训值得人们反思。

  首先,法官在李雪莲案件审理中应当贯彻调解优先原则,尽可能说服双方分清是非、化解矛盾,从源头上平息引发上访隐患。即使调解不成,法官也应努力做好释法析理工作,而不能像电影中所反映的那样对案件采取一判了之的方式,更不能对当事人的疑惑和不解采取生冷硬推的态度,否则不但不能消除冲突,甚至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事实上,李雪莲如果最初找到法院领导和法官反映其不满时能够受到诚恳对待、耐心解答,这个上访故事也许就会改写。

  其次,各级政府和工作人员应当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上访事件,避免采取围追堵截的办法对待上访人,更不能动辄采取抓人关人的办法对待上访人。通过合法途径上访反映问题,是每一个公民所应有的正当权利,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使公民上访更加便捷有效。从《我不是潘金莲》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围追堵截、抓人关人不但于事无补,而且只会扬汤止沸、抱薪救火,使上访人积怨更深,从而上访的意志更加坚决。

  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禁止截访、诉访分离、源头化解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希望各级政府和工作人员认真贯彻执行,以避免类似《我不是潘金莲》中的荒唐闹剧重演。



责任编辑:高翔
最新文章
共享经济消费维权痛点咋消除?专家… 十九大·解读|专家剖析社会主义法… 个人破产本质上是宽容创业失败 利… 专家剖析反腐趋势:保持高压 聚焦基… 用容错纠错机制为改革护航 机器人法官断案,你放心吗? 让“权力掮客”无立足之地 坚定道路自信,改革永无止境
推荐文章
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一百零九次委…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 最高检对张文中案顾雏军案同步审查… 公安部:严肃追责赌博幕后保护伞 打… 最高检已纠正7件涉产权刑事申诉、… 公安部党委召开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 最高检:谨防假冒检察机关实施电信… 曹建明:坚决拥护党中央关于宪法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