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姜占城)辽宁对外经贸学院郭辰日前撰文指出,当前高校智库发展较快,但仍存在着一些短板。
其一,定位不清,缺乏系统规划。一是当前智库发展的宏观制度环境不完善,导致高校智库在公共决策中的定位不明确,法律上制度上缺乏明确定位。二是高校自身对智库建设的意义、价值认识不充分,大部分高校对智库建设不重视、不积极。三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高校间或高校内部存在小而散、重复建设、资源难以共享等状况,单兵作战是主流,集团作战意识尚未树立。
其二,管理体制不健全,评价体系不科学。一是研究人员分散,约束性和互补性不强。二是评价机制欠缺,多采用原有的以科研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而科研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存在着过分量化、标准化的倾向,重数量考核而轻质量考核,以论文和著作的数量以及科研经费的多少作为衡量教师科研水平的重要条件。三是缺少专门针对智库人才的培养机制和引进机制。
其三,与政府间缺乏紧密的、有效的沟通渠道,成果转化效果不明显。高校智库的主动研究意识不强,在科研选题上多参考学术性的研究方向或依赖上级的命令,对政府部门相关决策的解读和阐释多,而缺乏相应的政策检验和批判反思研究。研究成果转化也缺乏经营理念,多习惯于以纸质的简报、汇报、研究报告等传统方式呈送领导,或者发表在期刊杂志上,传播效果不理想。
其四,经费投入较少,基础设施不完备。一是地方高校智库的资助渠道单一,来自政府、企业等其他渠道的经费资助较少。二是由于经费投入所限,没有自己独立的信息共享平台、数据库和资料查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