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01月30日 星期二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法制与新闻》官方网站
中纪委机关报刊文谈廉政考试:考不出清官,还要行动过关
发布时间:2017-06-30 15:03 | 来源: 澎湃新闻网


   据媒体报道,为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纪律教育,一些地方组织开展了廉政考试。考试以“一党章两准则四条例”等党纪党规知识为主要内容,成绩记入干部廉政档案。

 

   组织“考廉”引发热议,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也有。赞成者认为,廉政考试是对党员干部的纪律教育,能够督促他们坚守纪律底线;反对者认为,专门开展此类考试是多此一举,有走形式之嫌。诚然,廉政考试考不出清官,但上任前通过考试进行纪律教育不失为一针“清醒剂”、一记“警示钟”,只是要切记抓长抓常,不能一考了之。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理想信念是“总开关”,不注意学习、思想上出了问题,必然导致行为失范、权力失衡。从近年来各地查处的典型案例来看,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违纪违法,就是因为平时放松了学习,思想上放松了要求,甚至不知法纪,做事凭经验、做人看习惯,直到被查处才意识到学习党纪的重要性。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任前考廉的初衷是提升党员干部对党内法规的认知和理解,敦促他们领会精神实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目的也是促进学习,让党员干部入脑入心绷紧纪律之弦。这不是为考试而考试,更不是为了把大家“考倒”,丢了大家的“面子”“位子”。

 

   廉政考试成绩过关,并不意味着行动上过关、思想上过关,更不意味着一辈子都过关。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决不能把考试成绩奉若圭臬。真正的考场在日常工作和现实生活中,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这门“必修课”放在平时、落实到实干上。如果把每个考试合格的考生比作一个拿了驾驶证的司机,通过考试意味着他对规则有所知晓,对违反规则的后果也有所认知,但最根本的还是上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才可避免“扣分罚款”,防止“车毁人亡”。

 

   廉考过关还要行动过关。考试只是形式,真正让纪律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才是目的。除了廉政考试外,各级党组织还应该对党员干部逾矩越轨行为及时红脸出汗、提醒教育,对越红线、踏雷池的党员干部及时处理,同时建立健全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最终达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责任编辑:高翔
最新文章
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 最高检通报2017年未成年人综合司法… 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咋办?最高法"解… 公安部:5年来境外"猎狐"已缉捕… 最高检:拥护支持配合推开国家监察… 最高检:29项中央部署改革任务已基… 最高检发第九批指导性案例打击计算… 公安部举行消防安保誓师大会
推荐文章
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一百零九次委…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 最高检对张文中案顾雏军案同步审查… 公安部:严肃追责赌博幕后保护伞 打… 最高检已纠正7件涉产权刑事申诉、… 公安部党委召开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 最高检:谨防假冒检察机关实施电信… 曹建明:坚决拥护党中央关于宪法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