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红色记忆】铁律军魂 薪火相传
——探访红军长征会师地吴起
天高云淡的陕北清晨,矗立在吴起县胜利广场中央的“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显得格外庄严肃穆。纪念碑前,一条醒目的时间轴,从广场入口一直延伸到纪念碑脚下:“1934年10月10日,代号‘红安’纵队离开瑞金;10月12日,中央和项英、陈毅等告别……”每一格刻度都是一段峥嵘岁月,最终定格在“1935年10月19日,吴起”。
吴起,这座名将之镇,在中国革命史上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81年前的10月19日,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历经长征,叩开了陕甘边根据地的北大门,在这里落脚。13天后,他们从这里出发,竖起了救亡图存的大旗,播撒下胜利的火种。这支队伍叫红军,那股支撑他们历经磨难不断前行的精神从未磨灭。
纪律赢民心,他们在这落脚
在吴起革命纪念馆,陈列着一口锈迹斑斑的水缸,虽然其貌不扬,却有个好听的名字——“红军锅”。
名字背后是一段动人的故事。水缸的主人原是吴起村民张宪杰。当年,宿营在这里的中央红军做饭时,不小心把缸烧裂了。按照当时的规定,损坏群众的东西要赔偿,红军立即赔了张宪杰两块银元。红军严明的纪律令张宪杰动容,他把水缸修补好,取名为“红军锅”。
1935年9月中旬,中央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进占宕昌县哈达铺。在哈达铺,党中央从国民党报纸上获知陕北有一片苏区和相当数量的红军,决定将中央红军的落脚点放在陕北。10月19日,一支这样的队伍出现在吴起:他们因长途奔袭疲惫不堪、伤病缠身,很多人打着赤脚、衣衫褴褛。
“当时的吴起周边,总共只有20户居民。”吴起县党史研究室原主任蔺治中向记者讲述,“大家谁都没见过红军,见镇上来了一群‘赤脚片子’、听不懂方言的军人,吓得全都逃了。”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凡损坏的东西照价赔偿……红军以实际行动让谣言不攻自破——“原来这是跟陕北红军一样的中央红军!”群众奔走相告,纷纷回到吴起。
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不麻烦群众,这是红军落脚吴起伊始就立下的规矩。为了不挤占群众的住房,红军部队整齐有序地露宿在院子里、大路边。“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甚至在麦地里和衣而卧,但谢老甘之若饴,“稳睡恬如春夜暖,天明始觉满身霜”。
红军打破了村民的一个瓷盆,赔了五角钱;受惊的马踩坏了村民的猪食槽,赔了一块银元……感人的故事在当地广为传颂。
“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陕甘军民传喜讯,征战胜利到吴起”,这支坚强之师凭借严明的纪律,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护。吴起,成为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西北根据地也由此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
铁纪铸军魂,他们继续前行
见到老红军康文华,是在他自家的窑洞前。熨帖的军装、洁净的衬衣,阳光下,胸前的功勋章熠熠生辉。面前这位“盛装”的老人精神矍铄,用颤巍巍的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96岁的康文华1935年加入陕北延长游击队时,年仅16岁。红军胜利会师后,有许许多多像康文华这样的战士,成为注入红军部队的新鲜血液。
谈起在部队印象最深刻的经历,康文华反复念叨着一个“严”字:“群众的东西绝不能拿,否则后果很严重。”有一个故事令康文华记忆犹新:一个勤务兵曾为了做草鞋,偷拿了群众的鞋底。鞋底虽小,但群众纪律不可违。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首长含泪做出非常严厉的决定。从此,康文华懂得,捍卫铁的纪律,有时甚至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位于吴起东南的甘泉县象鼻子湾村,是中央红军和红十五军团的会师地。昔日的小树林已长得高大挺拔,透过郁郁葱葱的树冠,能看到远方的洛河缓缓穿过绿油油的农田,游走过历史的年轮。
在村前树林里的土台上,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雪地讲话”,宣告了长征的胜利。中国工农红军胜利了,但纪律要求永远在路上,它宛如昼夜通明的华灯,照亮战士们继续上路。
和康文华一样,米生禄的父亲米保存也是在当地参加陕北红军,中央红军在陕北扎根后,他跟随红军南征北战。米生禄告诉记者,父亲的部队每转移到一个村庄,都会按价向老乡购买粮食。不宽裕的时候就打借条,这些借条后来全部一一兑现。无论条件多苦,也无论职位发生什么变化,这条纪律米保存一直恪守。
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买卖公平……“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仅是每位战士耳熟能详的行为规范,更在潜移默化中锻造了这支队伍的军魂。
翻阅长征的史料文字,有一张红军离开吴起向延安进发时的剪影:他们面容憔悴,衣衫不整,许多战士赤脚打着裹缠,长裤变成了短裤,腿上和前后背裹着麻袋片……“中央红军在吴起的13天,用过硬的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张建儒说,“从吴起出发,红军在陕北耕耘13年,严明的纪律观念已融入到中国共产党人的骨血,最终成为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的宝贵财富。”
光荣的传统,他们代代坚守
昔日的窑洞被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楼房代替,以往人烟稀少的村落也变得熙熙攘攘,曾经的边陲小镇吴起,如今充满了现代气息。
康文华老人的双耳在一次战役中失聪,凭借微弱的听力,每当追忆曾经的战火和硝烟,他依然难掩兴奋。老人身后的墙上挂着一幅全家福,四世同堂的康文华笑得特别灿烂。儿媳李常凤指着照片右侧的两个年轻人告诉记者,前两年,自己的儿子和女婿相继参军,老人的夙愿终于得以实现,那就是要让部队的光荣传统代代延续下去。
米生禄老人却再也没有机会和父亲拍一张全家福。今年年初,99岁的米保存溘然长逝。父亲生前常常告诫他:要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老老实实为党工作,不逾矩,这也成为米生禄一直坚守的原则。
如今,米生禄的两个儿子和儿媳妇都是国家公务员,并从事党建工作。“我一直跟他们讲,你们为党干事,要求别人之前,一定得对自己要求更严,要别人做到的,自己得先做到。”米生禄说。
巍巍山峦下,绿树掩映间,红军居住过的一孔孔窑洞静静矗立,无声记录下当年的故事。长征精神播撒下的种子,在吴起这片革命的沃土上已经生根发芽。
“一口红军锅”“雪地露宿”“冰河救人”等故事中彰显的红军纪律和作风,早已刻印在吴起党员干部心中,成为激励他们“为民、务实、清廉”的不竭动力。他们秉承前辈的作风,在为民谋福利的道路上,不断践行共产党人的宗旨。
从2015年起,对全县3369户贫困户,吴起县1199名副科以上领导干部以包扶到户的形式一包三年。从县委书记到基层干部,他们纷纷走出办公室,走进贫困户。
2015年4月1日,吴起县薛岔供水工程正式通水,甘洌的泉水滋养近7万居民。全县干部经过五年的努力,终于让吴起告别了又咸又苦的饮用水……
天色渐晚,行走在吴起乡间,家家户户围墙上点亮了火炬,把周围道路照得一片光明。长征精神的星星之火在这里生生不息,此时此刻的吴起古老而年轻。(记者 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