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在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部分,文件提出,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启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
“生物技术的应用正深刻改变着全球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格局,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生物育种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世界种业进入到育种‘4.0时代’,正迎来以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及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发展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晓君23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八连丰,口粮绝对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但随着食物系统转型升级,饲料粮需求强劲,结构性矛盾突出。
“2021年我国大豆进口量9653万吨,对外依存度85.5%,其中巴西、美国和阿根廷进口量分别占60%、34%和4%。玉米进口量2835万吨,对外依存度9.39%,其中美国进口70%,乌克兰进口29%。国内玉米、大豆单产水平不足美国的60%。”王晓君说。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室主任、研究员王秀东看来,提高大豆自主保障水平离不开扩面积、提单产、找替代三个抓手。
“在扩面积方面,为保障粮食(主要是玉米)播种面积不受影响,要通过在西南、西北以及黄淮海等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新模式,探索玉米大豆兼容发展路径;通过推动地方落实党政同责、实施生产者补贴、开发适宜种植的盐碱地等方式增加大豆播种面积。”王秀东指出。
在提单产方面,王秀东认为,要加快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进程,加强大豆生物育种研究,充分挖掘利用优良技术,提升分子育种和基因组设计育种水平;要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对大豆科技的投入力度,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创造良好的农业科技创新环境。
在找替代方面,要继续有效利用长江中下游冬闲田扩种油菜,鼓励在新疆棉花次适宜区种花生,改造低产油茶增加产量。
在王晓君看来,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是我国追赶世界科技前沿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选择。
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王晓君认为,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一是加快生物技术产品创新,挖掘育种价值新基因,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制约,面向产业发展需求,研发多基因叠加、多性状复合新产品研发;二是加快产业化后端抗性治理研究与体系建设,建立中国特色的抗性治理体系,防止靶标生物或除草剂抗性加快;三是鼓励企业开展生物育种科技创新,通过组建科企创新联合体,促进生物育种成果加速应用;四是建立生物育种全流程产品管理体系,加强产业化后期市场、加工、流通、贸易等环节的监管,明确各相关主体责任,把前门打开的同时把后门堵住。
(科技日报北京2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