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19日电(许维娜)投资、消费与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不少外贸企业正面临严峻考验。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4月,受疫情影响,中国进出口总额9.07万亿元,下降4.9%。其中,出口4.74万亿元,下降6.4%;进口4.33万亿元,下降3.2%;贸易顺差4157亿元,减少30.4%。这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外贸进出口企业的生存现实。如何助力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如何进一步探索业态“新作为”、发展培育“新动能”?
近日,人民网新电商研究院组织召开了以“助推产业带转型升级 培育消费新动能”为主题的线上研讨会,地方政府代表、来自国研中心、商务部研究院、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知名高校等多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制造行业的企业代表们共同参会,围绕外贸企业危中寻机、外贸企业转型线上和新经济新业态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数字经济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由移动互联网技术催生出的新型电子商务、互联网服务业等新经济业态正不断释放新动能,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不断涌现。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不仅能在短期内推进优质产能与消费者需求的精准对接,释放了产业带价值,从长远发展来看,更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疫情倒逼产业带求变 多路径转型新突破
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健全体制机制,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要更多依靠市场机制和现代科技创新推动服务业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人民网党委委员、董事、副总裁宋丽云在致辞中表示,放眼整个产业带发展过程,既充满机遇,也有不少挑战,推动产业带升级变革创新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此,她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技术引领,赋能产业升级;二是融合共生,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是媒体协同,培育消费新动能。
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院长、首席电子商务专家李鸣涛表示,此次疫情,在客观上成为产业带转型升级的一个催化剂和加速器。例如对产业带受疫情影响整个原料的供应、内部的协同链路,包括外部物流和营销通道,也都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
“核心可能就是抓住这种数字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地去提升我们产业带内部的协同效率。”李鸣涛分析认为,产业带的转型要具备几个能力,高效的协同能力,产业带内全要素的动态的调整能力,产业要素的数据沉淀能力,以及实现产业领域新技术的持续应用能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刘云中表示,产业转型对企业来讲,要把整体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和下游的需求,客户和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的贯通,包括数据、价格等信息贯通起来,同步谋划,一体推进。而政府部门要把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更好地结合。
外贸企业“向内”觅商机 新电商平台或成主要窗口
宋丽云表示,电商与产业带的关系正从若即若离发展为强绑定,产业带上的工厂商户更加拥抱电商、积极乔迁入驻。产业带上的“原住民”在原有基础上加大拓展内销的力度,尤其是新电商平台,通过各种创新手段快速触达受众、推动恢复经济,当下正火的拼购与直播成为了工厂、区域打开销路的快捷方式。
“这次疫情发生以来,包括线上直播平台、线上电商平台,只是一个过渡性、救急性的办法。但确实在关键的时候助我们一臂之力。”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外贸企业要利用好电商平台,在国内市场找到更多的出路。他强调,企业除了要拓展战略,提高自身的国内市场竞争意识之外,还要发挥有利条件,创造条件,打造中国市场的竞争新优势。
广阔的内需市场为中国制造业培育出一批新兴的本土品牌提供了可能性,以拼多多等新型电商平台为代表的新业态正在成为消费新动能的重要来源。
自今年以来,拼多多已先后协同上海、宁波、青岛、泉州、东莞、佛山、烟台等地方政府推动复工复产,集聚平台5.85亿消费者及生产端直连消费端的优势,打破供应链壁垒,推出“外贸转内销”产业带纵深计划,以政企联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推动区域经济促消费、扩内需。
“拼多多帮助中小企业带来了稳定的订单,还有了精准需求数据的支撑。”深圳家卫士营销总监阙建龙表示,拼多多助力家卫士生产的扫地机器人成批地卖到了新疆、西藏以及广大的一些农村地区。
阙建龙解释道:“拼多多让中小企业的研发效率、贴牌商的需求及消费者的数据都有据可循。基本上是客户有需求之后,工厂根据需求去生产的,所以工厂基本上现在做的库存量没有以前那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