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国防采办计划管理局决定在庆尚南道昌原市及周边区域,打造首个区域级军工创新中心。韩国政府计划在未来5年投入450亿韩元(约2.6亿元人民币),在昌原市庆南地区打造“军工创新集群”。随后,韩国国防采办计划管理局发布《2020年至2034年核心技术计划》,为今后15年核心军事技术发展指明方向。
多重因素推动
近年来,韩国在军工创新领域举措不断。2017年12月,韩国发布《2018年至2022年国防工业计划》,2018年7月公布“国防改革2.0倡议”,同年9月,公布一项国防工业基础发展新战略,旨在对国防工业进行重新定位,以支持政府进行更广泛的军事改革。另据韩国经济与财政部数据,2020年至2022年,韩国国防预算将持续增长,新增预算主要用于自动化系统、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研发,以支持军工创新。
韩国如此密集地出台军工创新举措,主要是出于以下3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实现“自主国防”的迫切需要。韩国军工业和武器装备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依赖外国援助,虽然作战性能尚可,但并不完全符合实际需求。为改变这种状况,韩国试图通过加强与军工大国和军工巨头的合作,提升自身研发能力。韩国决定打造首个区域军工创新中心,旨在为上述合作提供便利。
其次,扩大武器出口的现实需要。众所周知,韩国在对外出口武器装备方面较为活跃。比如,K9自行榴弹炮先后出口到土耳其、波兰、芬兰等国;F/A-50轻型战斗教练机列装菲律宾军队,并竞标马来西亚战机项目;张保皋级常规潜艇获印度尼西亚海军订单。韩国重视本土军工创新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武器出口。
再次,关键军工领域实现国产。虽然韩国现有军工生产线能够将世界各国生产的先进零部件组装成可用的武器装备,但在关键军工研发领域仍存在不少技术障碍。例如K9自行榴弹炮在射击训练中炸膛,K21步兵战车因设计问题在渡河中沉没等,反映出韩国军工业仍存在明显短板。
聚焦高精尖领域
打造首个区域级军工创新中心,是韩国《2018年至2022年国防工业计划》的一部分,目的是支持先进系统和平台的自主研发,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并刺激国防出口。该计划提出14项关键任务,包括加强研发能力、扩大工业基地规模、为防务出口商提供更多支持、创造就业机会等。该计划还提出,韩国国防工业劳动力规模将从现有的3.8万人增加到5万人,并实现每年50亿美元的出口量。
为此,韩国对军工创新进行重新定位,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一是明确战略重点,即提升本土国防工业4.0技术能力,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机器人技术等。二是尽快实现4项关键军事技术突破,即指挥和控制系统、无人武器、虚拟现实训练系统、后勤和生产支持技术。三是确保实现途径,即加大在研究和创新方面的投入,推动本土国防工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四是提供法律保障,出台《国防工业促进法》《国防科技创新促进法》等。
韩国国防采办计划管理局计划成立新的国防科技规划和评估机构,以支持国防产业研发。其中,国防工业促进机构注重为目标市场“定制销售策略”,以满足特定客户要求。《2020年至2034年核心技术计划》指明了韩国军工创新的重点领域,即基于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监视与侦察系统,高度互联的情报、指挥和控制系统,高速度、高威力的精确打击系统,面向未来的隐身技术系统,无人作战和高科技单兵作战系统,网络响应与保护系统等。
成效尚难预料
目前,韩国政府正在制订未来军工创新发展计划,以更新防务补偿政策,加大对国内防务企业的投入,并对这些防务企业进行整合。另外,文在寅所在执政党在4月中旬第21届国会议员选举中获得压倒性优势,取得180个议会席位。这是自1997年韩国实行直接选举制度以来,首次出现在议会占3/5席位的“超级执政党”,这种结果将使执政党在诸多方面获得较大程度自主权,包括支持军工创新发展,推动“自主国防”战略等。
需要指出的是,韩国想方设法推动军工创新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为减少对美防务依赖。作为美国外销武器的重要客户,韩国三军装备绝大多数是从美国进口或者依靠美国技术研发。这让韩国在安全领域难以摆脱对美依赖。文在寅上台后,不仅提出收回战时作战指挥权,而且要求自主研发先进武器装备和电子设备,打造一支高技术军队,以减少对美武器装备和驻韩美军的依赖。
未来,韩国军工创新将受多重因素影响,能否帮助韩国实现“自主国防”,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李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