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李迅雷,生于1963年,浙江宁波人,现任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是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自1988年起,他发表了数百篇论文、研究报告和课题,出版多部专著,其中有多篇论文和课题获得学术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各类奖励。
年初以来,财经记者们的微信朋友圈一次次被“李迅雷”刷屏。
2月初的一天下午,刚刚履新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的李迅雷通过一款APP向普通投资者秀出了首场网络直播,这也是他加盟中泰证券后首次出现在公众面前。90分钟内,共有近10万名客户通过APP参与了在线直播,超3000名投资者不间断发出提问。2月中旬,中泰证券2017资本市场年会在杭州举行,3000余名机构参会者挤爆了会场,却仍一票难求。
面对复杂的中国经济,李迅雷将经济学、金融学理论和宏观经济、资本市场的现实相结合,朴素切实地分析问题。在众说纷纭的经济金融讨论中,他从不人云亦云,敢于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日前,《经济日报》记者对李迅雷作了专访,听他谈自己一路走来的感悟。
从资料员到首席经济学家
从证券分析团队的缔造者到我国证券研究行业的领军者,再到中国金融改革创新的积极推动者,李迅雷始终被各种光环围绕,这让记者很难相信眼前这位资本市场“明星”所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是图书馆资料员。
没错,他的起步就是这么“低调”。1981年至1985年,李迅雷就读于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专业,在当时的分配体制下,本科毕业后即被分配在校图书馆从事资料翻译工作。“刚刚工作的3年里,我主要从事国内和国际信息资料交换、世界银行出版物翻译等工作。我从小就特别喜欢读书,从事图书馆的工作,读书真是得天独厚。”李迅雷说。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改革开放热火朝天,图书馆显然与外界隔得太远了,满足不了他的鸿鹄之志。于是,他成功考上了当初最热门的国际贸易专业硕士研究生,1991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看到他突出的研究水平,不少博士生导师主动抛出橄榄枝,学校也苦劝他留校,于是他在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不过他的研究兴趣已经不在纯理论领域了。
1996年是李迅雷的一个转折点。因为这一年,在我国证券分析师行业刚刚起步之时,李迅雷离开了高校。不过,李迅雷本人却对1989年和1993年这两个年份有着独特的感情。
“其实,我的证券研究启蒙时间应该是1989年。那年,万国证券总经理打算出国内第一本名为《万国证券投资手册》的证券类书籍,邀请我参与撰写了部分内容,查阅国外的证券类文献资料,激起了我对证券业的巨大兴趣;在1993年至1995年期间,国债期货市场非常火爆,我当时一直从事债券研究,并成为了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金融时报等多家媒体的专栏作者。经过那几年的研究,我深深感到证券研究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问,也认识到自己过于闭塞和学术化,这促使我放弃了学校稳定的生活,加盟了证券公司。”李迅雷说。
在与李迅雷的交谈过程中,记者发现,他不仅是一名知名的经济学家,而且博览各领域的书籍,地理、历史、哲学、政治等许多知识,他都耳熟能详,娓娓道来。李迅雷爱好广泛,尤其酷爱下围棋,他坦言围棋使他对于管理工作和经济金融的研究有了更深刻、透彻的领悟。“下围棋要有大局观念,不能只看局部利益,要从大局出发,有得有失。当你想扩大地盘时,要先把自己的后方补结实,否则会漏洞百出、前功尽弃。经济发展也是如此,不能只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还要注重质量和效率,如果一味追求增长,则会带来投资过度、结构扭曲、资产泡沫等问题,经济发展就不可持续。”李迅雷举例说道。
如今,勤奋、踏实、诚恳的李迅雷早已硕果累累。他不仅于2008年当选为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上海市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同时还是中国证券业协会的首届证券分析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作为我国最早从事资本市场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在业内获得过许多殊荣,如2004年被世界金融实验室、《世界经理人周刊》评为“中国最具声望的100位证券分析师”(名列第三)。
做分析研究要把握好“度”
自1996年7月份加盟君安证券研究所,1998年至2011年,李迅雷先后担任了原君安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国泰君安(18.730, -0.06, -0.32%)证券研究所所长、总裁助理、国泰君安总经济师、首席经济学家。2012年起至2016年12月份,任海通证券(15.340, -0.19, -1.22%)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现今,他成为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20多年的券商从业经历始终离不开“研究”二字。
“要做好研究工作,需把握好角度、高度和深度。”李迅雷表示,要尝试从不寻常的角度去看问题。以他近期发表的《六个维度透析2017年中国经济》为例,该文分别从外部环境、人口、投资、货币、收入和政策这六个维度对中国经济作出分析,虽然未必全面,但力求更为客观。
在这六个维度中,人口、投资、货币和收入这四个维度存在很强的因果关系,它们作为影响经济的中长期因素,对当期经济走势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外部环境和政策这两个维度分别是外生和内生变量,作为短期因素对当期经济走势影响较大。
“此外,要从高处着眼,这样看问题才能更为全面、清晰”。他举例说,繁华时尚的上海滩,很多楼宇之上都能看到黄浦江和苏州河,但唯有站在陆家嘴(22.410, 0.01, 0.04%)东方明珠(23.000, 0.02, 0.09%)、上海中心等超高建筑上,才能看到黄浦江、苏州河江河交汇处等全景面貌。
“在深度方面,如果一位分析师只跟随他人讲热门的话题、写雷同的报告,就没有很大的价值。分析师还是要深入行业做好一线调研,把研究做实、做透,深度思考后提出与众不同的或他人极少提及的观点,这样的研究才有突破价值。”李迅雷说。
他认为,证券分析师除了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作分析外,还要深入一线研究上市公司的行为。资本市场充满了各种陷阱,合格的分析师应该告诉客户“蓝海在哪里”“陷阱在哪里”,而不是“被人当枪使”。
“一份好的研究报告至少应具备4个特征:角度独特、前瞻性、市场相关性以及趣味性。”此外,李迅雷认为可以从3个维度来考察研究员的水平:首先,看其对研究方法和工具的掌握情况,以及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勤奋程度和知识的完整性;其次,考察其悟性、归纳能力和讲故事的能力,研究报告就是要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回答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其三,要考察其获知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能力,这与分析师的性格、交际能力、从业时间以及人脉有一定关系。
频用新媒体回应股民关切
作为一名笔耕不辍的经济学家,李迅雷的微信公众号每周多次对时下的经济金融热点作出解析。今年以来,《撸起袖子干——进攻还是防守?》《央行加息核心逻辑是什么》等公众号文章均被大量转载。当然,时下股民最关注的还是“今年的股市如何走”“还有哪些投资机会”等热点问题。前不久,他开始尝试通过“直播”的方式为股民答疑解惑。
李迅雷认为,今年股市将以结构性行情为主,走势首先取决于基本面,基本面决定了市场的大方向。从基本面来看,今年不会有趋势性的大行情。
“如果说,整个政策着眼于稳定,那么,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政策就会选择正向鼓励,以保持资本市场的稳定。因此,股市今年的变化主要是投资者心理层面的变化。在经济减速的背景下,只有结构性机会,股市也是结构性行情。虽然2015年上半年出现一波牛市,但这波牛市很短暂,换来的是超过一年半的调整,到目前为止仍处于调整阶段。”李迅雷说。
对于投资策略,李迅雷认为,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即便是结构性行情,也面临着大类资产配置结构调整的需要。现在,我国的换汇条件从严,配置海外资产的难度加大,数量巨大的资金需要寻找出路。由于全球经济弱复苏,利率会有所走高,所以,固定收益类的资产配置应适当减少,权益类资产可能更值得配置。除了绩优股可以增加配置外,更多的投资机会来自于“变革”,如国企改革、并购重组等。
“此外,国人海外资产配置过低。但是现在海外资产配置起来较为困难,那就要寻找替代品,例如黄金投资、深港通、沪港通等。以黄金为例,前段时间以美元标价的黄金下跌很多,以人民币标价的黄金下跌不多。最近,两者都在反弹,相对来讲,买人民币标价的黄金是一个更为保值的手段,可以对冲全球货币超发导致的资产泡沫风险。深港通、沪港通是增配海外资产的渠道,如香港市场上股息率有5%的股票,保险公司的资金就可以长期配置,因为它已经比保险公司产品的预定收益率要高,还可以对冲人民币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李迅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