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和他的诗,对八零、九零后来说,是课本上的一个剪影;对六零、七零后来说,是儿时追寻过的一个背影;对四零、五零后来说,则是一个时代的回忆。
1950年2月28日,67年前的今天,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戴望舒先生去世,享年45岁。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
这首带着忧郁气息的诗,很多人都不陌生,但鲜少有人知道的是,创作出这首诗的戴望舒,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杭州人。
诗中的雨巷,据考证原型就是杭州大塔儿巷,东出皮市巷,西接华光巷,1905年,戴望舒正是出身于此。
如今,当初的戴宅已不复存在,但他和他的诗,却一直在流传。
他的少年时期,最忆是杭州
戴望舒的父亲戴立诚,祖籍南京,母亲卓佩芝,祖籍浙江南塘。1913年,戴望舒进入杭州鹾武小学读书,开始拥有私人阅读空间,阅读古典说部和《水晶鞋 》、《木马兵》等外国童话。
1919年,考入宗文中学(今杭十中)。
1922年秋,年仅18岁的戴望舒联合杜衡等6名文学爱好者,在杭州成立文学小团体“兰社”。
热衷于写侦探小说和旧体诗的他们,有着浓厚的鸳鸯蝴蝶派的旧文学倾向。在此期间,他们出版社刊《兰友》,并大量的向上海报刊投稿。
1923年,戴望舒和他的伙伴们离开杭州,陆续进入上海,转向新文学阵营。
在那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他没有再回杭州久居。
他的爱情故事,一波三折
戴望舒与杨静及女儿戴咏絮
戴望舒的一生,一共经历了三位女子。
初恋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平,在经历了以跳楼相挟、远赴法国求学、为爱省吃俭用以及最后换回了施绛平移情别恋的消息,这段长达八年的恋爱无疾而终。
在那之后,戴望舒认识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1938年,戴望舒全家迁至上海,和穆丽娟之间的裂缝也越来越大。
“他对我没有什么感情,他的感情给施绛平了。”这段穆丽娟的回忆,也许是他们最后分道扬镳最根本的原因。
1942年,戴望舒与抄写员杨静相识,并很快进入热恋。16岁的杨静是个充满个性的女孩,最后她冲破种种阻力,毅然与大她21岁的戴望舒结了婚。
婚前的激情换不回婚后的长久,1948年末,因性格和年龄差异,两人最终离婚。
他的突然离去,一声叹息
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胜利的消息频传。曾经蒙受"附日"冤枉的戴望舒决定回到北方。
"我不想再在香港呆下去了,一定要到北方去。就是死也要死得光荣一点。"
到北京不久,戴望舒被安排在出版总署工作。而此时,他的哮喘病已严重到上楼都要停下来休息一会儿。
为了更好地工作,他听从医生建议动了手术,但病情并未好转,由于惦记翻译工作,他提前出院,并给自己打麻黄素针,在家治疗。
1950年2月28日上午,他照例自己打麻黄素针,为了能早点治好,他加大剂量,注射后不久,心脏跳动剧烈,扑在床上就昏迷过去,等送到医院,已经停止了呼吸。
享年45岁的戴望舒最后安葬于北京西山脚下的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墓碑上有茅盾亲笔书写的“诗人戴望舒之墓”。
他的《雨巷》,留给我们一个美好
因为戴望舒才有了《雨巷》,而因为《雨巷》,才有了每个人心中那名打着油纸伞的江南女子。
《雨巷》后,有着230余年制作历史的油纸伞成了杭州朦胧美、古典美、忧伤美的代名词。
而今,杭州油纸伞已被浙江省文化厅列入非物质文化名单。
走在杭州街头,撑一把油纸伞,遇一个丁香姑娘,抒写一段淡淡却美好的爱情,这也许,也曾经是戴望舒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