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12月16日 星期四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刷分控评频现 优质文艺作品不是“口碑营销”的产物
发布时间:2021-12-16 10:28 | 来源:文汇报


孙欣祺

影评人、剧评人一般都戴着有色眼镜,或多或少,有意无意。但如若有色眼镜成为流通商品、标准配置,影评剧评成为群体性刻意行为,那就会乱象丛生。

近日,两部热播剧接连出现“超前点评”。在某打分平台的评论区,大量短评在剧集播出前集中涌入,且评分呈现一星、五星两极分化。据央视曝光,这些短评、评分很可能是网络水军接单后控评刷分所致。

剧集尚未面世,演员尚未登场,口碑之争就已进入白热化状态。如此荒诞的营销手段,无论正向反向,不仅吃相难看,而且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干扰影视剧市场的正常秩序。此外,通过控评掩盖真实的声音,塑造虚假的口碑,这种混淆视听的行为严重影响舆论场的清朗生态。

对此,我们有必要追问:水军刷分控评这个灰色产业,是如何在打分平台兴起的?

从细处着眼,水军刷分控评在短期内可能使多方获益:水军得到报酬,影视剧收获口碑,竞争者空间压缩,平台坐收流量渔利。看似共赢的利益关系助长了资方的营销气焰,也令相关平台逐渐丧失严格监管的积极性,任由评论区“寸草不生”,完全沦为演艺公司的斗法之地。

但长期来看,刷分控评所造成的伤害是全方位的。对演艺公司来说,如果剧集始终陷入无谓的争论,剧本、演技得不到相对公正的评价,那么很可能会被直接贴上炒作标签,遭到“用脚投票”,无法向观众有效展示实际的制作投入,更不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口碑。对平台而言,如果大量剧集的评论区“掺水”,客观公正荡然无存,那么评分将逐渐失去参考意义,平台本身的业界口碑也将大打折扣。进而言之,如果放任水军横行,那么演艺行业整体将堕入“唯评分论”的陷阱,浮躁之风愈盛,精良之作愈少。

诚然,口碑是文艺作品质量的体现,也是作品吸引更多观众的重要依据,但口碑必然建立在内容的基础上。一部叫好又叫座的文艺作品,固然需要通过一定的营销手段来拓宽受众面、增强影响力,但叫好又叫座的根本原因依然是高品质的剧本、摄影、演技、服化道。盲目追求高度一致的风评而忽视内在细节的打磨,实际是将影视剧的口碑与内容本末倒置。此类口碑营销很可能适得其反,纵使吸引部分不明真相的观众点开收看,最终也难逃很快被弃剧的结局。

纵览某打分平台,不难发现,水军刷分控评的现象很可能不止存在于两部刚刚上映的剧集,而是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在此,我们敦促相关平台及时清理水军言论,规范营销活动,建立更客观公正的评分机制。也希望在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下,演艺从业人员能够摆脱恶性竞争的泥沼,沉心静气创作,以真诚的面貌接受大众的点评。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书香中山”让幸福生活成色更足 山东滨州:文明实践站变身群众“文… 河南偃师商城小城首次发现城门遗址 读者冒雨打卡上海书城 后会有期!2… 让县级图书馆成为百姓的精神家园 “上戏416女团”走红 为传统艺术注… “百年颂·共此时——点亮欧洲”当… 第七届“致敬与传承”群众戏剧展演…
推荐文章
上海机场联络线建设进入全面攻坚阶… 北京加快推动老旧厂房改造服务高精… 北京副中心三大建筑力争2023年具备… 北京累计推动672个事项的营商环境… 天津:全面提升药品监管效能 陕西省组织实施63项专利转化项目 甘肃省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内蒙古千方百计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