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11月25日 星期四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中国新闻奖获奖短视频带来什么启示
发布时间:2021-11-25 11:06 | 来源:光明日报


第31届中国新闻奖短视频专题获奖作品《生死金银潭》。资料图片

11月7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媒体的346件作品,获得这一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项。短视频专题报道作品在众多获奖作品中,也成为亮眼的一抹色彩。作为新时代优质融媒体产品的标杆,它们本质上也是短视频创作的方向标。近年来,短视频发展迅速,泥沙俱下,优质作品层出不穷的同时,短视频乱象也是屡禁不止。新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短视频,2021年中国新闻奖获奖短视频作品能为短视频创作带来怎样的启示和改变,值得探讨。

短视频乱象不断

9月28日,抖音官方平台发布公告称,发现部分用户利用卖惨、爱国同质化文案博流量,抖音对此开展了专项治理行动。专项治理中,抖音安全中心清查涉嫌“同质化博流量文案”类视频 8758条,处罚相关账号144个,其中封禁账号13个。

公告发布后,多家媒体对此类视频的传播情况以及惯用套路进行了揭底和批驳。很长一段时间,网上集中涌现了一批宣扬爱国主义的视频,仔细观看后可以发现,除了博主不一样,从文案到表演几乎一模一样:主人公身后不远处停着一辆边防特警车,他架起手机,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在中国边疆地区被边防特警官兵保护的感人故事,视频再配上“我们没有生在和平年代,而是生在一个好国家”这样的文案,一个个“爱国流量视频”批量上市。正如一些媒体所言,这些短视频博主为博眼球,编造故事,把爱国变成一场廉价的买卖,消费人们的爱国情怀,实在令人不齿。

10月24日,一条新闻“男子弄脏孩子脸拍卖惨视频被传唤”登上热搜,引发热议。据报道,微信视频号“吕先生凉山行”发布的一则凉山小孩视频与事实严重不符。视频中,脏兮兮的小男孩站在破旧房屋前,自称无父无母,只能帮邻居干活并照顾抚养妹妹弟弟。男子在询问一番“惨状”后,给小孩送了鞋子、衣服、学习用品。这一视频在微信群、朋友圈以及各大视频平台广泛传播,赚得同情与眼泪的同时,更赚得流量无数。而背后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小男孩家有亲人照料,住房、生活皆有政府保障,男子为拍视频故意找了道具“闲置破房”,并进行了化装“弄脏了小孩的头发和脸”。对于看过视频的网友来说,看的时候有多同情,戳破真相时就有多憎恶。

无论是打着“爱国”旗号,伪造“正能量谣言”,玩“低级红”把戏的“爱国生意”,还是以善良为幌子,虚构悲惨故事,表演大慈大悲,消费网友善意,透支社会信用的卖惨大戏,都是低俗化表现,都是无色无味的毒药,对人民群众的朴素爱国情、人间大爱等会造成不可逆的消耗,最终将破坏整个社会的良性机制。短视频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出现新的乱象,低俗、色情、虚假、暴力、侵权……其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包括利益驱使、平台纵容、监管漏洞等,需要相关部门、短视频平台以及社会各界的携手共治,而必要的引导是极其重要的,知孰优孰劣,方心中有尺度。

优质作品名利双收

我们常常用票房口碑双丰收来形容电影作品、舞台艺术作品的成功,通俗来讲,就是名利双收,名即口碑或社会评价、社会影响,利即票房。用这一标准来形容短视频的成功未尝不可,短视频的名同样可以是口碑或社会评价、社会影响,而利无非就是转评赞的流量。

犹记得2020年3月底4月初,纪录片《生死金银潭》横空出世,刷爆朋友圈。这部28分钟的作品,是全国唯一全景式记录武汉定点医院隔离“红区”的纪录片。真实最动人,拍摄团队深入“红区”连续跟拍36个日夜,制作团队前后准备49天,将大量一线画面,用白描的手法,冷静、克制的镜头语言,呈现了金银潭医院疫情期间最真实的样子。网友评价说:作品不刻意煽情,却处处是泪点。这一作品在本届中国新闻奖评比中获得短视频专题报道特别奖可谓实至名归,它的创作经验更是当下短视频创作者需要学习的宝贵财富。

本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还有一个短视频专题报道叫《夜宿农家话脱贫》。从专题的名字就能看出这组视频的一线视角、重大主题以及拍摄的深度。据相关记者的讲述,夜宿农家深入采访之后,基本不用翻看采访本,就可以一气呵成写完稿件、制作完视频。“夜宿”的形式让记者尝到了深入人民、作风扎实的甜头。记者走进农家,干农家活、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算农家账,看变化、说感受、谈未来,拍下农民的生活点滴,挖掘朴实而有力的动人细节,用老百姓的话讲老百姓的事,这样的作品才更动人、更抓人。原汁原味本身不就是流量保障吗?何必费力造假结果却不讨好。

“夜宿”、深入一线的采访体现的是新闻工作者常说的“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而短视频创作者又何尝不需要这样的“四力”呢?以爆款短视频纪录片《早餐中国》为例,一个视频五到十分钟,看似短小,却需要反复踩点、筛选、跟拍、精剪。视频虽短,却让人从中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透过早餐看到平凡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好的作品绝不是低俗迎合,绝不是抄袭搬运,绝不是粗制滥造,无论是不同视角的真实记录,还是天马行空的创作,都要用心为之。唯有用心,尊重短视频创作规律,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方能实现作品的名利双收。中国新闻奖短视频专题获奖作品,《无胆英雄张伯礼》《老外看小康中国》《光影记忆》、微纪录片《第一书记》、微视频《雄安塔吊下的日与夜》等无不是用心之作,用好短视频,讲好中国故事。

治理既须引导亦要重拳

不可否认的是,短视频已经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成为未成年人认识世界、学习交友、生活休闲的重要途径。相比图文和长视频,短视频因其简明、生动、直观的特征,为拓展青少年的眼界提供了便利。短视频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社会价值引领,还会直接影响青少年一代的成长。随着短视频进一步发展,解决相关问题的重要性有增无减。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做好引导是预防的基础。无规矩不成方圆,相关部门、短视频平台对短视频作品需要制定严格的规范,从源头把好关。当前短视频普遍存在泛娱乐化、泛生活化的倾向,但短视频的生命力在于内容,注意力终将流向内容优质的作品。因此,短视频平台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建立健康和良性的内容生产体系,提升专业化生产的程度,在数量和创意上为市场提供丰富的消费内容。而这样的把关首先要体现在相关规章制度及内容创作规范上。从这一点讲,在相关部门的要求下,短视频平台普遍升级了内容创作规范,大到意识形态、政治方向,小到视频真实性、原创性等都做了相应规定。但是其内容审查、自我监管的落实效果是有待提高的。

创作引导方面,社会各界举办的短视频大赛本身即是一种正向引导和激励。比如,北京市举办的“北京·国际范儿短视频大赛”,要求参赛者以中外不同领域、不同年龄群体的视角,讲述北京城市发展、国际交流往来、国际化人文环境、民间交流活动等北京故事,以小见大,展现北京城市的“国际范儿”。还有围绕短视频开展的“善用短视频,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研讨会,主张以视觉化、场景化的短视频,呈现德育、美育、智育、体育等方面的内容,为未成年人提供向美向上向善的网络生活空间,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影响。

但是对于一些为了利益罔顾法纪、不择手段的短视频博主,仍然需要重拳出击。除了相关部门开展的“清朗”专项行动,清理视频、封禁账号,平台还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实名制和黑名单制度,用必要的规章制度和法律规范约束违法违规行为。只有引导与重拳整治相结合,才能真正为短视频的发展保驾护航。(作者:徐洁,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管理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无尽的思念》《难忘的地方》:用… 丰子恺:呵护童心 寓教于乐 跨越千年的文化共振 传统文化缘何频频破圈 两代人坚守“青瓷梦”:呼唤传统文… 中国作者摘金首届Astra国际绘本故… 世界级英雄史诗《格萨尔》说唱本20… 北京人艺大幕重启 首部复演剧目《…
推荐文章
海关总署出台12条支持举措 助力成… 四川全面部署开展乡村振兴考核工作 四川将创新水库管护机制 大力推进… 四川:构建更加精准高效低耗疫情防… 四川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 重庆全市通用的服务卡和“渝快码”… 重庆开放型经济迎来发展新机遇 今年1-10月重庆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