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自然博物馆展示的中加马门溪龙化石、硅化木和“龙”足迹化石墙。
本文图片均由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提供
走进鸟语花香的武汉园博园,除了欣赏各种风格的中式园林,还有一座国家一级博物馆不容错过,那就是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长江文明馆于2015年9月落成开放,展览面积1.28万平方米;武汉自然博物馆于2018年7月建成开展,展览面积1.8万平方米。在这里,你可以感受长江的魅力,领略自然的雄奇,体会地球上种种生命的精彩。
文明长河奔涌不息
万里长江,源远流长。人类文明,生生不息。长江文明馆常设展览“长江之歌 文明之旅”,以水孕育人类、人类创造文明、文明融于生态为主线,运用丰富的文物、标本及多媒体展示手段,全面反映长江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
走进序厅,巨大的东方剑齿象化石引得观众惊叹:“好高啊!”与现代的大象相比,剑齿象更加高大威猛,有更长的象鼻和象牙。剑齿象在1200万年-100万年前生活于亚洲和非洲温暖湿润的地区,后来由于环境变化逐渐灭绝。这件出土于甘肃的剑齿象化石,勾起了人们对地球上古老生命及其生存环境的遐想,昭示着长江的诞生与远古时代漫长地质演变之间的内在关联。
“走进长江”展厅里,蓝色灯光勾勒出长江水系脉络。沿着地面的线条指引,参观者将开启一场浓缩的长江之旅:从长江之源沱沱河出发,途经长江上中下游重要城市,走向长江入海口崇明岛。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中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等11个省区市,注入东海。长江支流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等8个省区,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8.8%。
在“物华天宝 大江厚赠”等板块,可以看到长江流域代表性的植物标本、动物标本和五光十色的各类矿石标本,让人不由得感叹:长江给予人们的实在太多,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论是珍稀的“水中大熊猫”中华鲟、“微笑天使”江豚、中国特有的扬子鳄,还是常见的“四大家鱼”、猪牛鸡鸭,在展厅里都有一席之地,它们展现了长江独特的水系生态和沿岸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一头看似普通的白猪标本,在展板上有着大幅介绍。它叫瘦肉型湖北白猪,是由华中农业大学熊远著院士牵头的研究团队经过多年攻关培育出的瘦肉型新品种,这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长江翻山越岭,一路向东,所到之处,美景奇观、珍稀动物数不胜数。四川的高山密林中,两只熊猫憨态可掬地走来。通体金黄的川金丝猴悬于空中,仅用一手抓住树枝,仿佛正要腾挪跳跃。来自云南的一大一小两只亚洲象亲密地站在一起,很多人以为它们是父子或母子,其实是一对夫妻。仔细观察,雄象高大且有醒目的象牙,雌象略矮而没有外凸的象牙,它们前额左右有两大块隆起,俗称“智慧瘤”。亚洲象是亚洲现存最大的陆生动物,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在国内仅见于云南地区。
自远古开始,人类便在长江流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世界最早的稻作农业、最早的陶器都产生于长江流域。在“感知文明”展厅,旧石器时代的石制工具、新石器时代的陶杯陶碗,默默诉说着先民的智慧。从琢磨细致的良渚玉琮到举世无双的“曾侯昃”剑,从精巧复杂的云锦织机到美轮美奂的苏绣屏风,从人文荟萃的岳麓书院到满载宝货的万里商船……几千年来,长江文化不断丰富、发展,汇聚成中华文明的壮丽画卷。
长江文明馆展示的中华鲟标本。
自然奇珍引人入胜
走出长江文明馆,穿过一个小广场,便来到武汉自然博物馆。博物馆常设展览“大河之旅 生命之歌”以大河为背景、生命为主题,以长江对话世界大河为布展理念,展出3000多件古生物、动植物标本,其中不乏全国罕见的珍品。
进入展厅,人们首先会被来自侏罗纪时代的庞然大物——中加马门溪龙化石所震撼。马门溪龙是中国发现的体型最大的蜥脚类恐龙之一,颈部特别长。这具化石出土于新疆奇台县,2016年修复装架完成,高7.5米,长24米,脖子就有12米长。
在马门溪龙化石旁,放置着另一件“镇馆之宝”——同样出自新疆奇台的硅化木。它由侏罗纪时代的高大乔木石化而成,树形保存完好,木质结构清晰,长37米左右,根部最大直径2.7米,是国内博物馆展出的最长的硅化木。
硅化木上方是一面长15.3米、宽8米的“龙”足迹化石墙,再现了2亿年前动物之间追逐争斗的场面。“龙”是古生物学对包括恐龙在内的爬行动物的统称。足迹化石是大自然用天然“录像机”为脊椎动物活动记录的“特写镜头”,形成和保存条件十分严苛。这块化石上的遗迹既有龙行湖畔,又有鱼翔浅底,还有节肢动物爬行,为研究晚三叠世脊椎动物演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巨犀是生活在2000万年前的大型哺乳动物,也是亚洲特有的犀类。眼前这件巨犀骨骼装架标本长8.8米,高4.2米,生前体重或超过20吨,真化石占比90%以上,是国内迄今为止有记载的完整度最高、修复装架最大的巨犀化石骨架。
步入“大河珍灵”展区,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叶尼塞河、尼罗河、黄河等大河景观次第展开。亚马孙河孕育的热带雨林里,粗壮的亚马孙森蚺与凶狠的凯门鳄正在殊死搏斗。密西西比河流域,5.4米长的巨大鲸鲨与鱼群热情共舞。进入叶尼塞河流域,仿佛置身于冰雪王国,北极熊、北极狐、雪狼等雪地动物神出鬼没。转入尼罗河流域,非洲草原的热浪滚滚而来,大树下蹒跚前行的非洲象、草原上奔腾的瞪羚、河水中狩猎的尼罗鳄、叼着幼狮回望来时路的母狮……所有动物栩栩如生,如同影片《狮子王》里的场景。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是世界第五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自西向东流经中国9个省区,最后注入渤海。在黄河发源地,生活着一种珍稀动物——藏野驴。藏野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人们称为“高原上的苦行僧”,之所以这么称呼它,是因为它能吃一些干枯粗糙的植物,而且在没有淡水的环境下也能生存很长时间。
在“大河沉思”展区,朱鹮保护和麋鹿回家的故事令人动容。1981年5月,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鸟类学家发现了世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此前已多年未见过朱鹮的踪迹,人们认为它可能已经灭绝。麋鹿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在清末遭到西方列强屠杀和捕捉,在中国境内绝迹。20世纪80年代,中国从英国引入麋鹿,繁殖培育种群。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国内的麋鹿增长到8000多只,全球朱鹮数量达到7000多只,其中,陕西境内就有5000多只。
武汉自然博物馆“大河沧桑”展区,右侧为巨犀骨骼装架标本。
互动体验精彩不断
博物馆是对话历史、感知文明的场所,除了静态的文物展示,还需要有多元立体的文化体验。整个长江文明馆中,互动体验无处不在,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探索之旅。
“我是古猿。”“我是能人。”“我是直立人。”“我是智人。”在长江文明馆“感知文明”厅,踩到地面的四组脚印,墙壁上的投影就会“活起来”,你挥挥手,他也会挥挥手,对你说一句自我介绍。看到先民钻木取火的场景,你还可以亲自上前体验,只要揉搓木棍的力度和速度达到要求,就会“点燃”一团火。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雕塑旁,放置着一台“古琴”,轻抚琴面,就能“弹奏”出优美的音乐。展厅里还有一个迷你戏台,展示长江流域多彩的戏曲文化。只要按动按钮,选择剧种,戏台上就会出现270度幻影成像,“演唱”悠扬婉转的戏曲。
“梦幻长江”厅是一个大型沉浸式体验空间,集中呈现了长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观众乘坐无轨游览车,从雪域高原的格拉丹东出发,经过巴蜀奇观、高峡平湖、赤壁烽火、飞跃名楼、江南胜景,到崇明岛出海,在10分钟的旅程中尽情领略长江之美。
自然博物馆更是孩子们的乐园。路过密西西比河,脚步声惊起一群蝴蝶在墙上翩翩飞舞。走进亚马孙热带雨林,一群切叶蚁在林间小道上忙碌地搬运树叶,丛林深处传来蛙声、鸟鸣和老虎咆哮。穿越叶尼塞河,不小心踩裂了水中的浮冰,必须赶紧跃起,才能不“坠入”冰水中。看过了鲑鱼标本,你还可以参与体感互动小游戏,体验鲑鱼洄游数千公里回到出生地产卵的艰辛历程。此外,还有博物馆奇妙夜、主题营等一系列品牌社教活动,让青少年在有趣的活动中增长知识、开拓思维,学会敬畏自然、爱护生命。(记者 田豆豆)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08月24日第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