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7月29日 星期四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胡静:每场戏都不能辜负向警予
发布时间:2021-07-28 10:28 | 来源:新京报


在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进程中,后世无法忽视女性的革命力量。作为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在向警予33年短暂的人生中,她从未停止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的奋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仍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胆魄与不屈,坚守对中国共产党的绝对忠诚。

  2017年,电视剧《向警予》在向警予的家乡湖南宣布开机,演员胡静饰演这位伟大的妇女领袖。虽然距离拍摄已隔四年,但至今胡静仍记得,某一天她穿着和向警予一样的布衣长衫,走在游行的队伍里,和身边的爱国青年们共同高喊着“头可断血可流,青岛不可丢”。她内心的爱国激情与向警予一起澎湃着,“经历过乱世,你才知道现在的生活太幸福了。珍惜现在的生活,绝不是一句口号。”

  剧中大量对白,开拍前做了不少准备

  “很怕自己演不好,每一场戏,都不能把这个人物给辜负了。”

  2017年,胡静接到导演刘毅然的邀请,在电视剧《向警予》中饰演向警予一角,“特别高兴,也很意外。”此前,胡静的荧屏形象大多是《孝庄秘史》《大清后宫》中的温婉女子,但导演认为她骨子里就有女性的那种英气。

  向警予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之先驱,被毛泽东誉为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中央妇女部第一任部长,中国妇女联合会第一任会长,第一个女政治局委员。向警予在留学法国时,曾与周恩来、蔡和森共同创建了中共旅欧支部;回国后,发动了上海女工大罢工,参加领导了“五四运动”,为掩护中共中央撤退,置身于反动派大本营坚持战斗。“这个人物太伟大了,能够饰演她倍感荣幸。”胡静坦言。

  但如何精准塑造一位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女英雄”,胡静背负了不小的压力。历史传记中关于向警予的记载非常有限,为了更好地走近这个人物,胡静除了查找网络、公开渠道的文献资料,还拜访了从事与历史相关工作的朋友,寻找历史影像;进组前,她还与导演深聊了许久。

  作为传记式电视剧,《向警予》真实全面地讲述了向警予传奇且波澜壮阔的一生,胡静在剧中也有大量对白,且任何一段台词都不能随意改动,一定要按照剧本来表达,“心理压力还是很大的。”她坦言,“因为向警予经历的事情,我没有经历过,只能靠对历史的了解,以及实际表演时去想象她的感受。很怕自己演不好,每一场戏,都不能把这个人物给辜负了。”

  第一次和女英雄的内心,走得这么近

  “在和角色走得很近后,已经不是演了,内心的情绪和她是同步的。”

  在胡静看来,塑造英雄人物最重要的是“真诚”。那段历史距离现在很远,如果演员只是单纯把台词念出来,观众会认为这个人物不接地气,“所以你一定要把那些话,真诚地从你心里面说出来,而不只是背台词。激情很重要。”

  剧中有一场戏讲述的是“五四运动”,向警予和爱国青年们一同上街游行示威。拍摄前,胡静内心一直在试图与向警予靠近,思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学生们为何会有如此澎湃的激情。但当导演喊“开始”,穿着民国布衣长衫的胡静走在游行队伍里,和身边的“爱国青年们”高喊着“头可断血可流,青岛不可丢”时,她忽然恍惚了,感觉自己穿越回了一百年前,内心的爱国激情与向警予一起澎湃着,眼泪无法抑制地流下来。

  拍摄结束后,导演说,他没想到胡静可以把口号喊得如此激情。在这个片段中,他真切地看到了那个时代中国革命女性的光芒。“在和角色走得很近后,已经不是演了,内心的情绪和她是同步的。当你为自己的目标去奋斗,为你的理想去努力的时候,你就是会有那样的冲动和激情。”胡静坦言。

  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向警予在法租界被捕。狱中,敌人用尽一切残忍的手段,也未能从她口中得到中国共产党的任何机密。她坚定地表示:“我为党的事业而死,无上光荣!”5月1日,国际劳动节当天,向警予走向刑场时,边高唱《国际歌》边高喊“共产党万岁”。后因围观的人太多,敌人觉得影响不好,就用石头和沙子塞满她的嘴。牺牲时,向警予年仅33岁。

  最后这场戏,胡静至今想起依旧“毛骨悚然”。她很难想象,一个人的肉体能忍受这么多的折磨。“在我前半生的演戏生涯中,从来没演过这样的女英雄,而且能跟她的人物内心世界走得这么近。我觉得特别荣幸。”

  感受先烈们的精神更应珍惜当下

  “我们都应当好好地去学习近代历史,才能知道我们现在的社会,现在的生活多么来之不易。”

  向警予的父亲曾是一名富商,家中还算富裕,但她从小便对穷人有极强的同情心。在电视剧《向警予》中有一场戏,老百姓集体抵制日货。而向警予家中售卖的大部分商品都是日本进口的丝绸,她不由分说,带着人就去自家铺里把所有东西都烧了。

  这场戏,胡静和导演曾产生不小的分歧。她认为这个举动太极端,或许会让观众对向警予产生不舒服的观感。但导演却坚定地认为,那是历史变革时期,是社会从旧到新的彻底颠覆。向警予之所以会有如此举动,正是因为她看到了那个时代,太多有钱人压榨穷苦老百姓,所以她必须从自己家开始革新。

  最终导演说服了胡静。特殊年代,特殊事件,特殊的人物情感和历史背景,后代们很难感同身受。向警予对自我改革和想要改变社会的想法,从不是表象,而是骨子里、血液里流淌着的信仰。“我们现在的生活太安稳了,所以很难感受到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和他们想要试图改变社会的激情。”胡静时常会如此感慨。

  胡静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人民生活尚未富足,吃肉都需要提供肉票。而如今,中国成了全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老百姓丰衣足食,精神生活也变得丰富安定。虽然由于家庭原因,她常年居住马来西亚,但在国外更能深刻感知到国人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大家都希望为国家争气,看到关于中国的报道会特别骄傲,也不允许任何人诋毁自己的国家。“我们都应当好好地去学习近代历史,才能知道我们现在的社会和生活来之不易。是向警予等先烈们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改变了旧世界,建立了新中国,我们应珍惜当下。”(记者 张赫 郭延冰)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走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保护之路——专…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 《永乐宫纪事》:再现我国文物搬迁… 罗云熙宋茜二度合作 从“兄妹”到… 胡静:每场戏都不能辜负向警予 《羊群里的孩子》:脱贫攻坚的童声…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首批条目… 用传统文化的活水滋养家庭教育的根…
推荐文章
2021年1-6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家用汽车产品修… 水利部赴新疆调研水利援疆工作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强调 争分… 截至27日12时 郑州全域通信恢复至… 财政部紧急拨付资金30亿元 医保局:持续扩大门诊费用跨省直接… 农业农村部多措并举保障河南灾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