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1年07月29日 星期四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阐述法治特色,弘扬法治精神
用传统文化的活水滋养家庭教育的根脉
发布时间:2021-07-28 10:26 | 来源:光明日报


《古代经典家书导读》  王人恩 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古代经典家训导读》  王人恩 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便重视家庭与家庭教育。家庭是“国之本”,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礼记》提出的“大学之道”,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层次。这既承载了儒家士大夫“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也可视为对传统教育理论的一种概括:个人应当先求知,后立志,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道德修养,以此为前提,追求家庭的和谐、国家的振兴,最终“明明德于天下”。在这一自我提升并“推己及人”的过程中,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个人修身的重要基础。《易传》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正因为有“积善”向上的氛围,才能培养出卓越出彩的下一代,反哺家庭。反而言之,“积不善之家”如若踏错了家庭教育的第一步,后代们不仅无法承担起“齐家”的责任,反倒可能会招致灾殃。

  中华民族对家庭和家庭教育的重视,落实到古代文学的层面,体现为家书、家训两种代表性的文体。家书,指的是内外亲戚之间往来的书信,属于古代书信文化的范畴。家训,则是某一家庭或家族中的长辈用来训诫、教导晚辈的行为规范。两种文体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家书”一词,始见于三国时期曹丕的《典论》。根据王人恩先生的考证,现存最早的家书出现于战国末至秦朝初这一历史时期。至于家训,先秦的《尚书》中已有《康诰》《酒诰》等篇目。上告下曰“诰”,作为一种文体的“诰”,含有告诫、勉励的意义。刘勰《文心雕龙》指出:“戒者,慎也……汉高祖之《敕太子》,东方朔之《戒子》,亦顾命之作也。及马援已下,各贻家戒。”这说明从先秦到汉代,我国古代的家训文化就已经十分丰富。思亲念家是人之常情。如果我们翻开历史名人的文集,就会发现几乎没有人不写家书、家训。千古帝王如刘邦者,作《手敕太子》文,告诫太子刘盈需惜天下、勤读书;贤臣良将如诸葛亮者,留下“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的名句;文豪大家更是灿若群星,郑玄的《戒子益恩书》、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苏轼的《与元老侄孙书》、朱熹的《朱子家训》……这些跨越千年、留存至今的名篇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是一笔宝贵的传统文化财富。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家书、家训文献里取出最精华的一瓢,分享给当代读者,十分考验编著者的品位与功力。

  由王人恩先生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古代经典家书导读》和《古代经典家训导读》,正是两本既见品位又显功力的古文选集。作者数十年来耕耘于国学领域,对家书、家训、祭文等古代文体都有深刻的见解。两本书依据“名家名篇”的原则,各自精心挑选、整理了53篇家书和50篇家训,力求淘洗出真正的“经典”作品,献与读者。时间跨度上,上自孔臧的《与子琳书》,下至吴汝纶的《与儿书》。从汉魏的“尽言”“任气”,到南北朝时期的骈偶之风,逐渐转向唐宋的明白晓畅,最后抵达明清的鼎盛繁荣。选文按朝代先后排列,勾勒出一条清晰的脉络,让读者可从家书、家训的一斑,窥古代文学发展的全貌。题材内容上,篇篇文章异彩纷呈、鲜有雷同。既有文人骚客的潇洒行吟(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也有胆气英豪的慷慨悲歌(林觉民《与妻书》);既有闺阁儿女的绵绵情意(徐淑《又报秦嘉书》),也有官场名宦的谆谆教诲(曾国藩《谕纪鸿》)。为人处世、读书治学、和睦亲邻、理家聚财、婚丧嫁娶等诸多方面皆有涉猎,可谓是无所不包。从博大精深的家书、家训文化回归到家庭教育的主题,这些经典作品传达的核心观点,无非是“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俭”十个字。

  《古代经典家书导读》《古代经典家训导读》虽然是古文选集,却并不显得艰涩难懂,乃至于枯燥乏味。书中除了收录家书、家训原文以外,还设有知人论世的“作者简介”、解释疑难字词的“注释”、通译全文的“大意”等栏目,尝试打开一扇帮助读者品味文学、了解历史、汲取古人智慧和经验的视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源泉之一。我们从源泉处取的这一瓢精华,不该是令人望而生畏、弃之可惜的“死水”,而应是贯通古今、历久弥新的“活水”。用它来滋养家庭教育的根脉,才能发芽抽枝,结出累累硕果。

  为了更好地发挥古代经典作品对于今人的效用,王人恩先生这两本选集中的“导读”栏目称得上独具匠心。每一篇选文后的“导读”文字都结合了作者独特的心得体会,旨在从“家”这一独特的角度切入历史,打破古今藩篱。于是,历史人物不再只是汗青遗墨间冰冷的名号。作为“心声之献酬”的家书、作为“顾命之作”的家训,将他们还原回历史现场,还原成个体的“人”,在对家人的殷殷叮咛、谆谆教诲里说出自己的故事。北宋王安石掌管变法大事的同时,却也会为后辈婚姻的小事苦恼,特地写了一封《与舅氏吴司录议王逢原姻事书》,提醒舅舅择婿不论门第,当以才德识人。明朝首辅张居正为人父母,同样面临着教育孩子的难题。在《示季子懋修》中,他告诫连续两次科举落榜的儿子,切勿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才是为学、为官、为人的正道。还有那些出自家书、家训的名句:“人谁无过?贵其能改”(孙权《让孙皎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至今读来仍是朗朗上口、其意自现。《增广贤文》云:“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某些经历,某些遭遇,乃是人同此心,古今无殊。古为今用,更显古之价值。在这个意义上,《古代经典家书导读》《古代经典家训导读》不仅是古文选集,也是具有创新之处和借鉴价值的新书,正符合了顾炎武《日知录》提出的“文须有益于天下”的宗旨。

  近年来,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的重视。《古代经典家书导读》《古代经典家训导读》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养料,在古代经典中探索家庭教育的良方,为现实生活提供有益参考。“问渠那得清如许?”有了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才更易在当代求“家和万事兴”。修身齐家,方能聚人心、固国本、济天下。(张华娟 徐佳)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走中国特色文化遗产保护之路——专…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 《永乐宫纪事》:再现我国文物搬迁… 罗云熙宋茜二度合作 从“兄妹”到… 胡静:每场戏都不能辜负向警予 《羊群里的孩子》:脱贫攻坚的童声…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首批条目… 用传统文化的活水滋养家庭教育的根…
推荐文章
2021年1-6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家用汽车产品修… 水利部赴新疆调研水利援疆工作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强调 争分… 截至27日12时 郑州全域通信恢复至… 财政部紧急拨付资金30亿元 医保局:持续扩大门诊费用跨省直接… 农业农村部多措并举保障河南灾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