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庚先生曾说:‘聚实不易,散则何难?与其身后任其散失,不如现在就完整地献给国家,让更多的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出更好的成绩来。’拳拳之心,殷殷之情,令人感佩、景仰!先生辞世后,子女秉承先父遗训,陆续将他生前未及捐赠的文物继续捐献给国家。淳淳厚德,无私家风,实乃中国收藏史上的一段佳话。”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为“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所作序言中写道。
为弘扬容庚先生及其家属的无私精神,彰显容庚先生的大德、大爱和大艺。2020年12月5日,“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艺术沙龙在中国美术馆三层展厅举办。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孙华,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朱万章,中国美术馆研究部负责人邵晓峰,“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方面展览项目代表、容庚家属罗兵参加活动。4位嘉宾从容庚的学术成就、治学理念、社会交往和展览解析等多方面展开分享与交流,让听众更全面地了解容庚的学术造诣与艺术成就。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孙华介绍容庚先生的学术成就。中国网记者王肇鹏摄
学术主持人孙华从容庚的两部重要著作《金文编》和《商周彝器通考》讲起,言简意赅地为听众梳理了容庚的学术成就。他认为:容庚在商周青铜器研究方面最大的贡献是开创了青铜器著录、分类和类说的完整体例,这个范式至今仍然为青铜器研究者所遵循。朱万章通过讲述容庚日记、信札以及所藏金石书画的题跋,为听众展现了容庚与学术大家、艺术大师的交往。邵晓峰从中国美术馆近年来主办的大展讲起,为听众介绍“容庚捐赠展”的特色与意义。罗兵作为书画家从容庚家属的视角,与听众分享了容庚在书画收藏研究和创作上的特色与成就,以及对当代人的启示。
观众参观“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中国网记者王肇鹏摄
“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在5个展厅中呈现近300件展品,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一级文物青铜器栾书缶、故宫博物院藏《兰亭八十刻》、中山大学藏《金文编》手稿等。据各受捐机构不完全统计,容庚及家属先后共捐出青铜器近200件,历代书画1200余件,古籍善本1万余套册,金石拓片、丛帖、名人信札近千件,以及大量的著作手稿、刻本及抄本。其捐赠之精,数量之多,世所罕见。
自2020年11月3日开展以来,该展得到了专家学者和艺术爱好者的一致好评,经多方协商,中国美术馆将展期从2020年12月5日延期至2021年1月3日,以飨观众。
容庚(1894-1983)原名容肇庚,字希白,号颂斋,广东东莞人。著名古文字学家、收藏家。擅书画篆刻,精于金石考古与书画鉴藏。1922年经罗振玉引荐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读研究生。曾在燕京大学国文系任教授,兼任北平古物陈列所鉴定委员,后任岭南大学、中山大学教授。曾主编《燕京学报》《岭南学报》。其著作甚丰,尤以《金文编》《商周彝器通考》为世人所重。一生收藏大量青铜器、古代书画、古籍善本悉数捐给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