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11月05日 星期四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中国影视剧用真诚和创意海外“圈粉”
发布时间:2020-11-05 09:34 | 来源:光明日报


【文艺观潮】

在第14届亚洲电影大奖上,王小帅凭《地久天长》获最佳导演,周冬雨、易烊千玺凭《少年的你》分别获得最佳女主角、最佳新演员;第3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电视剧《外交风云》发行至北美、非洲、印尼等国家和地区,并即将通过网络平台登陆26个国家……近日这两条新闻一出,就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全球化使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愈发密切,“出海”成为中国优质影视创作的常态。而影视作品可以直观有效地传播和建构国家形象,中国影视剧呈现何种价值观念,与海外观众怎样认知中国文化息息相关。所以,身处跨文化传播的语境之下,中国影视创作不能局限于“我把自己的故事讲给自家人听”,更要自觉担当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载体,“把我们的故事讲给全世界听”,让海外观众在不知不觉间被中国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所吸引,被生动鲜活的中国故事所打动,从而了解并爱上这个古老却充满青春活力、真实质朴而又不失灵动的国度。

以更加丰富的样态亮相国际舞台

翻看近几年中国影视作品海外传播的目录,我们发现这是一份相当出色的成绩单。2019年春节档大热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北美、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同步上映,成为近五年来北美票房成绩最好的中国电影。继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去年国庆期间在海外各地同步上映引发热议之后,其姊妹篇、以“家乡”的故事展现中国脱贫攻坚成果的《我和我的家乡》也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的多个城市上映,让海外观众深切感受中国各地的发展变化。还有军事题材《战狼2》《红海行动》,悬疑片《唐人街探案2》,动作片《急先锋》等,如今海外观众能在银幕上及时观看到类型丰富、题材多元的中国电影,审视中国社会的千姿百态,感受中国人生活的酸甜苦辣。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海报资料图片

国产剧集在“走出去”方面也收获颇丰。今年3月,展现当代中国家庭形态的电视剧《都挺好》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电视台播出。4月,古装剧《楚乔传》被译成西语剧集《勇敢的公主》,登陆哥伦比亚国家广播电视台文化教育频道黄金档。5月,讲述中国互联网创业浪潮的《在远方》在韩国OTVN频道和中华TV频道播出,在当地刮起一股中国风……光是近一年来剧集“走出去”的成功事例就不胜枚举。国产纪录片也不甘落后。从之前的《舌尖上的中国》《寻味顺德》,到近期发行至全球多家电视台,覆盖亚太、北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风味人间》第一季,先后登陆马来西亚Astro电视台的《宵夜江湖》《早餐中国》,国产美食纪录片飘香“海外”。而《中国脱贫攻坚》《武汉战疫纪》《城市的温度》等也走进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区,用真实影像打开一扇扇窗,让海外观众从不同角度理解当代中国。

类型化创作实现跨文化传播

如果说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走出国门的影视作品多为功夫、武侠、古装题材,那么近年来随着影视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影视产业生态不断成熟,中国影视从业者开始根据各国及地区民众对影视剧内容的喜好不同,尝试采用重工业作品、都市爱情题材、喜剧等更加多元的作品样态走上国际舞台,寻找海外传播的有效路径。

电影《七月与安生》剧照资料图片

近两年,中国影视剧的“出海”之路正在发生明显改变:以前主要围着东亚、东南亚打转,现在已延伸到南美、北美、非洲等地理位置更远的国家,收看的人群也从以华人为主拓展到更广泛的人群。为什么中国影视作品能抓住越来越多海外观众的眼球?类型化生产可谓一大制胜法宝。《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祖国》都是知名导演汇聚、实力演员加持,采用若干个独立的短故事围绕同一个主题展开的拼盘方式叙事,用或温情或励志,或浪漫的迥异风格,讲述中国不同地区几个普通人与祖国、家乡的故事,将深刻的思想内涵内化于戏剧密度之中。《急先锋》《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等在海外掀起观影热潮的电影将军事、刑侦元素与动作类型嫁接,寻求主流价值表达与商业元素的契合点。还有在海外平台多语种上线的网络剧《长安十二时辰》《白夜追凶》也因类型化叙事策略赢得众多海外观众的点赞——前者以12个时辰为时间线索,用强情节编织逻辑严谨的故事,让人被极致的戏剧张力所震撼;后者以扎实的叙事功底搭建烧脑剧情,使观众不由自主地与主人公一同抽丝剥茧、探案追凶。叙事水平的不断提升成功激发海外观众的观赏热情,从而为中国影视作品与其他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搭起了有效沟通的桥梁。

精神内核和文化底蕴成就独特气质

在找到海内外观众普遍能接受的叙事模式,搭建起交流的艺术平台基础上,跨文化语境下的影视创作还需在精神层面上寻找最大公约数,开掘人类永恒的主题方面下大功夫,利用世界各国人们都具备的同理心、共情力进行交流。在美国掀起追剧潮的电视剧《都挺好》虽然展现的是中国家庭形态,探讨的却是老龄化背景下全世界共同面临的养老话题。在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上映,并将被韩国翻拍的电影《七月与安生》则以爱情和友情这些世界各国年轻人都关注的视角切入,来讲述青春与成长这个每个人都会经历和思考的人生课题。这些作品所探讨的话题使其他国家的观众产生了强烈共鸣,给他们带来启示和思考。

当然,跨文化语境还要求影视创作求同存异。所以,作品必须保持个性,既要有创作者的个性,也应体现国家和民族的特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具备独树一帜的人文气质,中国影视作品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真正站稳脚跟。无论是什么类型,哪种题材,海外电影观众已不满足于停留在认识某些中国文化元素的简单层面,而渴望进一步了解、挖掘中国文化深层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底蕴。因此,我们发现海外传播的成功案例讲的都是中国故事,展现的都是中国人独有的精神风貌,并在人类共通的价值理念之中着重渲染了中国文化的厚重底色。像《流浪地球》在科幻题材和高科技特效的华丽外壳之下,蕴藏着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家园、土地情结。而这才是海外观众最为津津乐道之处。

当下,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了传播革命,也为国产电影的海外传播创造了新的可能。除了传统的电影节展、影院、电视台,中国影视作品还可以选择不同航道“出海”,通过互联网走出国门,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播出放映。未来,“互联网+”模式将成为趋势,越来越多的海外观众将在网上欣赏到中国影视作品。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影视创作也应该与时俱进,着手研究海外互联网用户的收看需求,让一个更加立体、真实的中国形象通过多种渠道,在全球观众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记。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文旅部召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法文本《论语导读》典藏仪式暨展览… 从考古发现看八千年以来早期中国的… 中央文明办举办全国文明实践志愿服… 砥砺初心 书写时代——文艺界共商… 英译本莫言作品反响怎样?《生死疲… 中国影视剧用真诚和创意海外“圈粉… 网络文艺评论如何助力网络文艺经典…
推荐文章
我国设立十个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呼吁保障维和警… 给贫困村送去“阳光产业” ——对… 王晨在中国法学会会长会议上强调深… 国办印发意见 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 习近平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通电话… 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加强行业精神文… 济南市拨付4000万元中小学冬季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