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10月16日 星期五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新中国第一店
发布时间:2020-10-16 09:36 | 来源:中国青年报


习惯了看直播逛淘宝的今天,你还能回忆起当年去百货商店抢购的感觉吗?更年轻的一代,恐怕连“国营商店”几个字都很陌生。从凭票购买日用品,到数不清的中外大牌挑花眼;从顾客排队抢购,到商家直播带货,从中国商业的一个缩影,到游客打卡的旅游目的地,60多年过去了,几次转型重生,花甲之年的“新中国第一店”北京市百货大楼,更像是一张北京记忆的名片,伫立在王府井街头,见证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买买买”,而一代代中国人为追求美好生活而迸发出的消费热情,仍然是人们对于百货大楼不变的记忆。

 

在北京著名的王府井步行街,每天都有全国各地赶来的游客在这儿逛街购物。很多人都知道“燕京八景”,但是你听说过“燕京第九景”吗?它曾经就在这座北京市百货大楼里。

 

在北京商圈,北京市百货大楼的江湖地位无法取代。这个装满了北京人记忆的百货大楼,是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投资建设、自主经营的第一座大型国营百货商店,号称“新中国第一店”。

 

1955年国庆节前,百货大楼的开业轰动全国。当天商场9个大门同时打开,人们潮水一般冲进去。据说,当晚关门的时候,光是顾客挤丢的鞋就捡了两大筐。

 

卖糖果的张秉贵师傅是销售明星。他工作的糖果柜台,就是当时被百姓称道的“燕京第九景”。只见他一把抓起糖果,准确放入袋内,斤两分毫不差,价钱脱口而出。眨眼工夫,捆得结实漂亮的糖果就交到了顾客手里。因为排队的人太多,张秉贵总嫌自己不够快,业余时间就拿小石块找手感,记住上百种糖果的价格,苦练心算本领。就凭“一抓准”“一口清”的绝活儿,张秉贵把当时的销售服务做到了极致,接待一位顾客只要一分钟。为了看张师傅的手艺,慕名前来“追星”的顾客把柜台玻璃都挤碎过。

 

小小的糖果柜台张秉贵坚守了30多年,接待顾客近400万人次。1988年,北京市百货大楼为了纪念张秉贵,在门口竖起了他的半身铜像。他是“新中国第一店”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见证人。

 

百货大楼开门营业的同一年,中国出现了第一张粮票,从此票证时代陪伴了老百姓近40年。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那些花花绿绿的票证比钱还金贵。上世纪80年代,想去百货大楼买台电视机,头天晚上就得去排队领票,去晚了就抢不到。就连毛线、床单、皮鞋、毛涤料子,来了新货都会引起轰动,百货大楼有些柜台常年装着铁围栏。这里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有句老话说,百货大楼买不到的东西,您哪儿也别去了。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各种大型商超遍布京城,人们的购买力开始摆脱各种票证的束缚。这边,国际一线品牌高端大气上档次;那边,针头线脑温暖亲民。传统和现代混搭,让这个“新中国第一店”一直是个独特的存在。

 

张秉贵可能想象不到,几十年以后的今天,有人直播带货,像他那样把卖货变成了一景,人们也不再需要大老远赶到百货大楼排队,只为了给孩子带一份糖果。在手机上点击几下,哪怕远在万里之外的货物也能送到家门口。

 

1952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277亿元。到2019年,这一数字已经突破了41万亿元,其中网上零售额增长至10万亿元。进入足不出户就可以“买世界”的新时代,花甲之年的百货大楼更像是一张北京记忆的名片。穿越时光的“买买买”,那是一代代老百姓盼着过上美好生活的心气儿。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研究表明:沧源崖画绝对年代为距今… 地理标志 | 小小“地瓜枣”,致富… 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破9亿 走近非遗!一文了解北宋官瓷烧制技… 当生命一经点燃 谭元寿辞世谭门传奇仍在续写 “名媛群”风波:“买买买”的又一…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推荐文章
青岛将开发1000个临时公益性岗位 … 山东荣成天鹅湖迎来今年首批大天鹅… 实施“链长制” 产业链培育成济南… 山东省公布103家省级重点监控用水… 临沂青岛烟台获批海关总署监管市场… 全国税收普法教育示范基地揭牌仪式… 山东人才发展蓝皮书发布 人才回流… 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地方合作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