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0年09月02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把经典研习列入人生“课程表”
发布时间:2020-09-02 09:4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又到一年开学季,进入大学,很多同学告别了语文课,有人欢呼雀跃,有人略感惆怅,有人则因为选择了中文专业而满怀新的憧憬。欢呼者、惆怅者、憧憬者,这三类同学或许都未能理解“语文”的丰富含义。其实,“语文课”不仅是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掌握语言文字知识、培养汉语读写能力的一门课程,更是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提高人文素养的必要渠道。即使没有了语文课,语文学习也应以经典研习的形式常伴左右,成为人生的一门必修课。

  语文课为经典阅读打下了基础。“语文”一词中,“语”是“语言”,而“文”的含义则十分丰富:文字、文学、文化、文本,都可以称作“文”。在历史、政治课堂上,我们学习史实梗概和哲学观点,但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会直接面对《史记》《庄子》的完整篇章以及科学家、哲学家的原创文字。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不仅要阅读唐诗和《红楼梦》,还要学习《论语》以及社会学名著《乡土中国》。“语文课”承载了语言学习、文学欣赏、文化拓展等诸多功能,并且将一切功能的运转都寄托于扎实可见的经典文本。

  在大学校园中,中小学“语文课”所涉及的人文内容,被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以及其他各类专业所“瓜分”。有些高校专门开设了“大学语文”或“人文通识”课程,但它们的作用似乎只是短期的“人文零食”,难以提供持续的滋养。那么,就整个大学生活乃至未来人生而言,“语文课”应该以何种形式继续存在呢?

  答案或许是自主的经典阅读。与日常阅读相比,“语文课”的最大区别与优势在于:它总是试图从最小单位的语言点出发,由词及句,由句及段,由段及篇,逐步实现对经典文本整体思想意旨的把握。此种文本细读方法,如果以应试为目的,则难免陷入机械化;但如果以自主、自觉的思想探索为目的,则会成为理解经典的最佳方式。不妨将“语文课”的文本细读精神带入经典阅读之中,既重视“语”的解读,又追求“文”的广度与深度,将语言型阅读与思想型阅读充分结合起来。

  当必修的语文课变为自主的经典研习,语文课上习得的能力有了用武之地,语文课的内涵也进一步拓展了。从一门由老师讲授的课程到人生孜孜不倦的自觉追求,其中始终不变的是对经典的重视与不断挖掘。

  为什么是经典?首先,经典容纳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以史为鉴”会让我们找到认识现实的捷径。我们常说的一个俗语叫“事后诸葛亮”,意味着事后回顾之时每个人都会变得聪明,而身临其境时反而不易察觉真相。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借助历史经验的力量,让自己随时获取“事后诸葛亮”的智慧呢?其次,经典往往传递出特定的思维方式。读《荀子》会让我们学会如何界定一个概念,而读《庄子》则让我们学会如何取消一个概念,这两种能力在现实生活中都非常重要。最后,经典还包含精妙的表达系统。我们可以向苏格拉底学习辩论术,向苏东坡学习各类文体的写法,向鲁迅学习遣词造句的入木三分。经验,思维,加上写作技巧,就会合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人”;假以时日,或许还会升华为一个深刻的“思想者”。

  启功先生曾说:“一日不读,一日不食。”对于“入学初识门庭”的大学生来说,笔者希望他们能扩充腹笥,把经典研习这门高品质的自修“语文课”,列入自己人生的“课程表”。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桑尼
最新文章
9月约新展|赏风雅文物 品古今名画 助力影视产业复苏 2020青岛国际影… 把经典研习列入人生“课程表” 《开学第一课》:榜样引领成长 北京文联成立70周年高峰论坛举行 网络语言为汉语增添活力 最大规模古籍修复成果展亮相国家典… 八月人民好书榜 | 秋凉心静好读书
推荐文章
山东港口青岛港铸造码头“最强大脑… 山东秋粮长势总体良好 丰收在望! 山东:网络食品生产经营须备案 全程… 青岛西海岸新区公开选聘220名管委… 山东聚力高质量发展 省级科技资金… 山东1000多万学生开学 上好“节约… 济南机动车停车费拟调整 纯电动车… 山东:跨境电商开始规模化“卖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