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笔者深刻感受到,既要加快城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城市管理标准化长效化,又要坚守自然生态保护红线,提升人居生态环境质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浦口就如何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创新。
浦口区地处南京市西北部,北部、西部与安徽省毗邻,是长三角地区向内陆腹地辐射的西桥头堡。浦口区自然禀赋独特,山水城林融为一体,江河湖泉相得益彰,整体呈现以老山为轴、长江和滁河为两翼的生态格局。近年来,浦口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同步提升。
优化空间格局,彰显生态特色优势
生态环境是浦口区体现特色优势的重要窗口,浦口城乡空间分为生态核心区、生态型城区、生态型园区以及乡村地区,根据各自发展定位和生态承载力,深化聚焦“一城一区、一片一链”,形成规划的系统联系与有机延续。
一城,即“活力江浦”,江浦老城着力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高新区着力建设智慧高地、提升功能品质,全面打造精致文化城区、品质宜居城区、都市创新城区。一区,即“智造桥林”,围绕集成电路、高端交通装备两大产业,突出强链补链固链,突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着力将桥林新城建设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专业化园区、产城高度融合的新型智造园区。一片,即“魅力老山”,立足东中西三大片区的项目布局,形成联动发展态势,着力将老山打造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特色品牌承载地、长三角重要的都市休闲和度假旅游目的地。一链,即“最美项链”,依托滨江、滁河等优质景观资源,通过串点成线、连片成面,构建全域旅游空间体系,着力将乡村地区培育为最具浦口品牌的特色区、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最佳实践区。
同时,顺应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布局好浦口的江山资源,加快滨江地区的转型发展,全面彰显“三山三水”的特色和品质,构建浦口美丽的绿蓝网架空间格局。
抓好污染防治,构建和谐生态环境
2019年,浦口全力以赴抓好污染防治的“五大文章”,重中之重就是打好四大保卫战。
一是做好修复文章,坚决打好长江沿线整治保卫战。2019年,浦口区加快实施8个列入全市“百项提升工程”的长江大保护项目,并完成涉及船舶修造、港区物流、石油制品、交通设施4个类别的21个长江岸线整治项目。
二是做好管控文章,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突出扬尘管控,全面落实“智慧工地”建设,实现工地喷淋、洒水抑尘设施全覆盖。突出工业企业污染整治,分类实施119家“散乱污”企业整治,坚决整治、关停重污染企业。突出生活源污染治理,开展综合执法,进行餐饮企业环保专项整治。
三是做好达标文章,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狠抓入江支流达标,确保城南河、高旺河、石碛河、驷马山河和滁河5条入江支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狠抓劣Ⅴ类水体整治,加快污水管网建设,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狠抓黑臭河道长治久清,全面推行河长制,有效遏制侵占河道、超标排污等突出问题。
四是做好防治文章,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加强危废监管,持续开展危险废物减存量、控风险,全力消减历史危废库存。加强垃圾分类,推进垃圾分类处理自然村(组)全覆盖。加强土壤治理,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摸清底数,分类管理,提高土壤环境监管精细化水平。
五是做好整改文章,坚决落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要求。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完成2017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2018年省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信访交办件的整改销号。另一方面,落实常防长治,形成防止问题反弹的长效机制,确保各项工作经得起上级检查、经得起群众检验。
坚持清单推进,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当前浦口生态环境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从黑臭河道治理、污水管网建设,到餐饮油烟、工地扬尘等。浦口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下决心加快解决。
一是建立计划清单、任务清单。紧扣年度环保任务,出台《浦口区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建立高质量发展计划清单、任务清单,排出参照系、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推动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
二是建立问题清单、机制清单。将生态环境问题形成信息库,制定《浦口区2018-2020年突出环境问题清单》。加强分析研判,对于高频次热点问题,找准症结和规律,建立多部门联动查办等长效机制,着力解决一类问题。对于个别难点问题,建立区领导牵头会办等推进机制,重点督办调度,实现问题的动态进出库。
三是建立责任清单、创新清单。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层层签订环保目标责任状,逐级传导工作压力,进一步夯实生态环保领域不到位、不落实的责任,主动担当作为,创新方法路径,确保抓出成效。
◆祁豫玮
作者系中共南京市浦口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