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欢迎访问法新网!·首页·关于我们·杂志订阅·广告征订·理事单位·人员查询·联系我们
网站公告:讲述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阐述中国法治特色,弘扬中国法治精神
防灾预警要坚持“土洋结合”
发布时间:2019-05-21 11:41 | 来源:四川日报


    即四川省将迎来主汛期。硬仗将至,部署先行,显示了四川省应对灾害,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科学理念。
  面对自然灾害易发多发的省情,面对今年全球气候的复杂形势,预警的科学性高效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确保隐患排查有效,离不开各级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也离不开创新防灾预警机制,用好“土洋结合”多方式预警手段。
  “土洋结合”,首先要用好科技等“洋”办法。灾难是个强大的敌人,单凭人力不可能与天抗衡。但可以搞好“情报”,和可能爆发的灾难比速度,最大限度减少生命财产损失。“情报”怎么来?自然灾害情况复杂,很多问题可能藏在地下,藏在变幻莫测的自然运行中,肉眼无法观测。这就要借鉴一些防灾减灾科技信息系统上的“洋办法”,进一步加强本土科技创新和应用,让“电子眼”上天入地,成为最得力的“情报员”。
  比如,“天上看”,运用遥感监测评估方法,通过卫星、无人机等多载荷、多尺度、多角度对地观测数据;“地下探”,运用CIM三维空间模型等技术手段,对隐藏的情况实时感知;“模型算”,用好历史灾害灾情大数据,算出可能的灾情严重性和范围,作出最佳判断……为此,相关单位要增强科学意识,用好科技人才、紧盯创新前沿,借智借力,善为巧为,聘请专家、分析师等综合测算评估,让科技预警越来越“聪明”。
  当然,科技手段再高明,“情报”有时还要靠“笨功夫”“土办法”来传播。预警再精准,如果群众不知晓、不重视,依然会遭遇险情。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去年普吉岛华人旅行团遇难的悲痛一幕还历历在目,前不久深圳几名工人在预警信息发布后依然被潮水吞噬。可见,对预警情报,必须尽可能广泛传播,时间紧迫的,就及时组织人员现场撤离。高音喇叭、鸣锣吹哨、逐户通知等传统手段看起来土了点,却是群众最容易接触到的媒介,哪怕三更半夜,该打的电话也要打,该去敲的门也要敲。用好这些“土办法”,不惜下“笨功夫”,才能确保预警设备起作用、信息发得出、人人收得到。
  人的生命最宝贵,灾难的最大破坏就是对人的伤害。防灾减灾救灾说到底,是一种对人的行为的管理,考验的是地方应急管理能力和机制。2017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中国小学生减灾教育现状基础调研报告》显示,76%的被调查家长在平时都不会主动学习减灾知识;同年,一点资讯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41.9%的公众能正确回答预警等级的顺序。防灾知识和信息宣传不到位,比灾难更危险。加强多级监测,统筹运用各种机制确保信息传达,时间紧迫,时不我待。

责任编辑:王彪
最新文章
四川“智慧戒毒”迈上新台阶 不吸烟也得肺癌?40+人群最好每年… 关于贫血这件事,有几个误区值得澄… 酸奶这种有益健康的食品,怎么就成… 暑期儿童溺水高发季 “防溺”手册… 江西靖安:285名“驴友”突遇山洪 … 女性甜食吃太多易长皱纹和痘痘 市民嫌太晒装上遮阳篷 多辆电动车…
推荐文章
欧空局未来三年重点投资深空与月球… 补给舰首次接受民船补给 “随营军校”加速孵化新型战训人才 强军路上,树起“生命线”的时代标… 打造“空地一体”的战斗小组 当海军10950天,老兵第一次登上军… 北约实战部署“联合地面监视系统” 武器进口变出口 印度转型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