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红星路步行街上穿着汉服的男男女女
香槟广场里聚集了很多卖汉服的商家
在地铁站,与穿汉服的人来一个不期而遇已不是稀奇事;在商场餐饮店里,你可能要随时做好与一个穿汉服的人拼桌的准备;就连在酒吧,坐在你旁边举着鸡尾酒杯的人,也可能穿着汉服。仿佛一夜之间,大街小巷尽是“穿越而来”的年轻人。
《2018汉服消费人群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购买汉服人数同比增长92%,在购买汉服最多的城市TOP10中,成都排名第一。在资深汉服爱好者、经营者、推广者吕晓玮看来,“传统文化必须用起来,才能在生活中传递下去,不然只能成为‘非遗’,离现实越来越远。”
成都街头
穿汉服的人
“比我去过的其他城市多”
上个周末,九方商场一场汉服主题市集上,24岁的王秋依在商家的帮助下,试穿了一套白色绣花汉服。商家花几分钟时间为王秋依做了一个简单的汉服造型,“我从来没有觉得汉服这么美过。”这是王秋依第一次穿汉服,她感慨道。身上这套汉服价值1445元,试穿完后,王秋依掏出钱包买下了它。
4月23日,记者从牛王庙地铁站A口出来,碰到一位撑着油纸伞穿汉服的姑娘,她此行的目的地,正是约一公里外的望江楼公园。望江楼公园内有大片竹林,清幽古朴的环境让它成为汉服爱好者聚集地。尽管是工作日,这一公里左右的路上,依然能见到不少穿汉服的人。
22岁的王磊是西安人,记者见到他时,他着一身藏蓝色汉服,手上拿着一把折扇,脚上穿一双灰色布鞋,正站在望江楼公园薛涛墓前拍照。王磊是汉服爱好者,踏入汉服圈已有三年,此次来成都旅行,是在“同袍”(在汉服圈里,他们互称同袍,出处为《诗经·秦风·无衣》里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建议下,将望江楼公园作为第一站,他这一身汉服,也是专程从西安带来的。“穿着汉服在这样的园子里逛,会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王磊告诉记者,在成都,他在街上见到穿汉服的人,“比我去过的其他任何城市都多”。
事实上,除了望江楼公园、锦里、武侯祠这些颇具古风意境的景点外,热闹的春熙路、摩登的太古里,都已成为汉服爱好者“游玩”的热门选择。
销量暴增
天猫数据显示
2018年汉服购买者同比增长92%
记者从天猫发布的《2018汉服消费人群报告》获悉,2018年购买汉服的人数同比增长92%,在购买汉服最多的城市TOP10中,成都排名第一;在抖音上,截至发稿日,搜索“汉服”话题,其播放量已达96.1亿。
汉服市场也因此受益。成都人吕晓玮进军汉服领域已有14年,是汉服品牌“重回汉唐”的创始人。她告诉记者,在天猫和淘宝分类里,汉服被划为民族服装,“天猫数据显示,前年‘双十一’民族服装类销售排名TOP20,有17个都是汉服商家,今年春季的销售数据,排名前几十的都是汉服。”
据吕晓玮透露,天猫去年的汉服市场有十亿元左右,今年春节以来,汉服商家销量全面暴增,大部分处于生产不过来、断货的状态。“我们在全国各个景区的实体店,卖到店里没衣服可卖,去年的销售业绩比前年增长了170%。”
2006年底,吕晓玮与先生孙异创办了汉服实体店“重回汉唐”,“那时候全国都没有汉服实体店”,如今,“重回汉唐”的直营实体店在全国各地有二十家,代理店五六十家。 2004年,孙异加入了汉服爱好者行列,受孙异影响,2005年,还在电视台工作的吕晓玮也加入进来。吕晓玮回忆,“那时候,成都只有十几个‘同袍’。”
为什么火?
传统文化+抖音+爱好者推广
“95后”为汉服购买主力军
汉服这几年发展如此之快,在吕晓玮看来,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国家层面的重视。“中央号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地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执行政策。”去年开始,共青团中央也加入支持宣传汉服的行列,举办了“中国华服日”。吕晓玮告诉记者,首届“华服日”直播,仅哔哩哔哩视频网站上的播放量就近300万,而今年,刚刚过去不到半个月的“华服日”直播,全网播放量达2000万次。
“汉服本身属性很包容,能很好地融合传统文化。”吕晓玮提到,古琴、书法、茶道等都可以和汉服结合,“一些传播传统文化的老师还将汉服穿到了国外”。在成都,一些展会及接待外宾的活动,都会有汉服群体参与。
“自媒体的发达也是这两年汉服迅速火爆的重要原因之一。”吕晓玮点开了抖音。“之前靠微博微信传播,朋友圈式的扩散很有限,但抖音是‘病毒式’传播,汉服又特别适合拍抖音。”她举了个例子,在微博,“穿着汉服去旅行”的话题阅读量有1553万,这是众多汉服“同袍”在微博运营的结果。同样的话题在抖音,已有4200万次的播放量。
“十余年来,我们做了诸多努力推广宣传,如举办汉服摄影大赛、穿着汉服去采茶,汉服大热也是‘同袍’多年来的努力得到积累爆发。”吕晓玮提到,当下,汉文化已经跨越汉服圈,在其他圈层传播开来,如学校流行的开笔礼、花朝节等。
天猫数据显示,在2018年消费群体中,“95后”为汉服购买主力军,几乎占据了一半消费群体。“全国很多高校都有汉服社,在成都,一些初高中都有汉服社,汉服越来越受年轻人喜爱。”吕晓玮说。
现实困境
汉服上下游产业链缺乏配合
还面临盗版问题
尽管诸多因素在积极推动,但吕晓玮仍谈到一些问题。“与时装相比,目前还没有厂家专门给汉服生产开发面料。”加上汉服单笔订单量通常只有几百几千件,一般厂家更愿意接几万件的牛仔或衬衣大单。在吕晓玮看来,汉服上下游产业链缺乏配合,其他相关产业也没有足够重视汉服市场。此外,汉服产业本身也很难找到相关从业人员。
另一方面还面临盗版问题。吕晓玮介绍,开发一套原创汉服包括设计、策划、打版、拍照、面料、摄影等,成本在一万元左右。有商家直接选爆款进行仿制,质量也往往达不到原版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他们丢失了我们原本要传递的汉服文化。比如一些商家为节约面料,将袖子做短,衣服设计成收身款式,这样就会‘捉襟见肘’。”吕晓玮做了一个行礼的动作举例。
这里又衍生出了另一个问题,即汉服圈的“秀衣”与“考据”之争。秀衣者欣赏汉服之美,考据者则认为一切都应严格按照传统规制来。在吕晓玮看来,两个派别缺一不可。“汉服是有文化附加值的商品,考据者很用心去挖掘资料、研究文物,这些依据是汉服的基础。但秀衣者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刷存在感’,还能通过网络对汉服进行传播。”吕晓玮认为汉服需要推广,就需要各方面努力。”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实习记者 彭祥萍 摄影 陶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