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盆地,很多人会联想到圆圆的脸盆——四周高山,中部平坦。地理课本告诉我们,四川盆地是中国的四大盆地之一,近亿人口都“装”在盆子里。
实际上,从天空俯瞰,四川盆地的形状并非圆形的“盆”,而是一个方形的“信封”。这里的山水林田就像一幅幅插图,生活在盆地里的人就像一个个字符,用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息,写下一封封绵延不绝的信,装在这个大“信封”里,从远古寄给现在,又从现在寄给未来。
“信封”是如何形成的?
“其实,四川盆地最早也是个圆‘盆’,后来变方了。”省地矿局物探队副总工程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旅游科普专委会副主任李忠东对四川盆地的演变过程颇有研究。
亿万年前,四川盆地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约在2亿年前,地壳发生剧烈运动,盆地边缘逐步隆起成山,四川地台整体抬升,盆沿围了起来,被海水淹没的地区逐步上升成陆地。那时的四川盆地,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圆盆”。
那么“圆盆”是如何变方的?“其实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李忠东说,经过上亿年地壳运动,四川盆地周边山地继续隆起,湖泊大范围缩小。约两三百万年前,长江终于切穿巫山,形成著名的长江三峡,盆地之水纳入长江,四川盆地从此由内流盆地转为了外流盆地。现在的四川盆地,整体由北西方向往南东方向微微倾斜,形状也接近长方形。
从地理坐标圈出的四川盆地,像一个右倾的信封,重庆云阳和四川叙永、雅安、广元形成它的东南西北角,安岳-南充连线形成中央密封线,中心点位于遂宁。
如果从三维空间来看四川盆地,它的形状更像一只“歪盒子”。北西的盆地界山——横断山、龙门山更高,而南东的大娄山、七曜山则相对低得多。盆地的底部,由北西向南东微微倾斜。
“信封”里藏着哪些宝贝?
都说盆地是聚宝盆,四川盆地下藏着什么宝贝?
李忠东说,四川盆地是由“海盆”演变而来的,这也是四川很多地方产盐和天然气的原因。
在盆周山地隆起的过程中,封闭的盆地地形和急剧缩小的水面,使气候逐渐变得干热,沉积物由海相、海陆交替逐步变为陆相,大量风化、侵蚀、剥蚀的物质在盆地堆积数千米厚,形成了红色岩,四川盆地也因此得名“红色盆地”。
沉积了丰富的岩盐和盐卤,四川盆地成为盐赋之重地,川内盐井遍布,与盐相关的地名自贡、盐源、盐亭等沿用至今,而且还成了恐龙化石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寇敏芳)